燃料電池車依靠氫燃料電池電堆中氫氣與氧氣發生電化學反應產生的電能驅動,行駛中只排放水。本次交付的兩款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分別為8.5米和10.5米。據悉,經實際測試,兩款車型均可實現15分鐘內加滿氫,續駛里程達360公里。這兩款公交車將分別在上海奉賢區7路和27路公交線路投運。通過示范運行,采集技術數據、積累管理經驗,完善公眾對燃料電池車型和氫能安全的認知。
AFC Energy(AIM:AFC)是領先的堿性燃料電池電力公司,今天宣布成功展示CH2ARGETM,這是世界上第一款基于氫燃料電池技術的電動汽車充電器。這家總部位于英國的能源技術公司的突破預示了為未來的電動汽車充電提供100%清潔電力的潛力。
如果使用氫氣為燃料,燃料電池運行過程中只生產水,沒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即使使用化石燃料如天然氣重整后生成的富氫氣體混合物為燃料,由于燃料電池具有高的能量轉換效率,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熱機過程減少50%以上,這對緩解地球的溫室效應是十分重要的。
在昨天韓國的公告中,政府制定了氫氣路線圖。它表示其目標是到2040年生產620萬個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并在全國建立1,200個加氣站,從而確保能源獨立并在全球氫能技術中發揮領導作用。路線圖在蔚山(一個東南部的工業城市)宣布,總統Moon Jae-in出席了會議。
未來將使用無排放的公共汽車擴大Gro?-Gerau區的公共交通服務。Gro?-Gerau區為未來幾年公共交通的進一步發展設定了這一目標。當地的區域運輸公司Kreis Gross-Gerau(LNVG)已經制定了大蓋拉地區使用環保車輛技術的總體規劃,為燃料電池公共汽車上柴油公交車隊的轉換提供了基本的技術建議。
北丹麥地區和奧爾堡市簽署了三條氫氣公交車的交付合同,以及建立一個氫氣生產和加油站的合同,該加油站將于2019年10月開始運作,作為該國第一個燃料電池公共汽車系統。公共汽車和加油站由3Emotion項目提供資金。通過這一舉措,北丹麥地區繼續實現綠色轉型。
供氫的主要挑戰是城市供氫安全問題以及人們對氫氣安全性的片面認識。是氫如同汽油和天然氣一樣,易燃性強,空氣環境下燃燒濃度極限的范圍寬,4.1%~74.2%(體積濃度)。可喜的是,氫氣向上的逃逸速度很快,為20m/s,所以在敞開的環境中,氫氣難以達到其燃燒極限。從這一點上來說,氫氣遠比汽油蒸氣、天然氣等常規燃料安全。
昨日,我們剛報道了幾家上市公司向投資者透露在氫能業務上的進展情況(《多家上市公司相繼公布氫能業務搶占風口》),今日我們了解到又有多家公司對外公布相關業務狀況。濱化股份:與億華通合資設立的氫能源公司已準備投產1月14日,濱化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與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了山東濱華氫能源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方向是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提供合格的氫氣,目前處于正式投產前的前期準備階段。2017年7月20日,濱...
目前我國燃料電池產業正處于發展的孕育期,正是完善國家戰略規劃,建立政策體系,引導大型企業、社會資本進入燃料電池行業的最佳時期。但燃料電池和燃料電池汽車屬于技術含量高,資本需求規模大的領域,企業的技術實力、資金實力、外圍資源和商業模式極為重要。
韓國財政部長周三表示,政府將在2022年之前將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的數量增加到約8萬輛,作為推動“氫經濟”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經濟和財政部長洪南基在與首爾南部以創新為主導的增長的官員會議上發表了評論。
LEMCO將現有柴油發動機設計應用于氫-柴油雙燃料動力系統,為零排放發動機提供了大量的經驗。這最終提供了在重載應用中更快地采用氫氣的途徑。相比于直接取消發動機,使用燃料電池等替代方案更容易實現商業化。
近年來,燃料電池在叉車上的應用逐漸增多。料電池叉車相對于純電動叉車有更明顯的優勢,目前很多叉車生產商已經開始開發燃料電池叉車,凱傲集團旗下的林德物料搬運公司(Linde Material Handling)擴大了其叉車系列,包括第一臺帶燃料電池驅動裝置的林德敞篷跑車。
日本漁業研究和教育署(FRA)將與豐田汽車公司合作,開發一種由氫燃料電池驅動的漁船,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氫燃料電池通過氫燃料與空氣中的氧反應產生電力來為電動機提供動力。FRA的氫動力船將在長崎縣的Goto島上的金槍魚養殖場使用。該機構計劃在2019財年建造一個19噸重的原型,以測試安全性和實用性。
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經過了長時間的演變,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到純電驅動技術轉型戰略,再到新能源汽車強國戰略。2018年11月,全國政協召開了“雙周座談會”,一些委員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議,提出要面向2035年制定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我們首先從技術角度來展望一下未來的發展,我就純電動力、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以及電動化和新能源融合四個方面做一下展望。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低碳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開源節流,對緩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環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作為牽涉幾十個行業、關乎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就業機會的產業,汽車是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反映。
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固定式發電、便攜式發電和交通運輸發電等。我國目前對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最為關注。中國的燃料電池研究始于1958年,70年代在航天事業的推動下,中國燃料電池的研究曾呈現出第一次高潮,期間多項技術獲得突破。到90年代中期,由于國家科技部與中科院將燃料電池技術列入“九五”科技攻關計劃,推動了中國進入了燃料電池研究的第二個高潮,隨后國家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將發展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列為重點任務,將氫燃料電池汽車列為重點支持領域,加大了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