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綱要》增加了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碳強度)、氨氮和氮氧化物3個節能減排的約束性指標,面對更 加嚴峻的節能減排形勢,我省今年主要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率要達到95.3%,新增清潔生產審核單位1000家。”山東省政府節能辦主任鄭曉光,在7日舉行的全省循環經濟與清潔生產工作暨現場經驗交流會上透露,我省將大力推進再制造和城市礦山產業的發展,出臺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投融資政策。
而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也面臨著重要機遇。建設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區為循環經濟發展帶來了機會。鄭曉光表示,從國際來看,國際貿易摩擦越來越頻繁,綠色貿易壁壘越演越激烈。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在突破“綠色壁壘”和實施“走出去”戰略中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掃清我省產品出口技術障礙、建立我省企業和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綠色通行證”的必然要求。
據透露,我省將加快再制造產業發展。支持以報廢汽車、工程機械和礦山機械的零部件、廢舊硒鼓等為重點的再制造企業做大做強,通過開展再制造產品認定等方式,爭取更多的再制造產品列入國家《再制造產品目錄》。“將通過召開供需見面會、政府相關部門座談會等形式,幫助企業解決原料不足和產品銷售不暢等問題。同時,研究制定促進我省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再制造企業發展提供更好的外部環境。”
大力推進“城市礦產”再利用。在做好青島新天地等國家第一批示范基地建設的同時,積極爭取更多的企業和園區列入國家第二批示范,以示范引領、推動再利用產業發展。
“今后將爭取設立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建立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投融資政策。拓寬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融資渠道,支持循環經濟的科技研究開發、循環經濟技術和產品的示范與推廣、重大循環經濟項目的實施。”鄭曉光透露,《山東省循環經濟促進條例》已提上立法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