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保廣大展商、觀眾及合作伙伴常態化防疫得到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組委會經過多方協調后決定,原定于2022年4月28-29日舉辦的2022中國國際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峰會將延期至2022年10月27-28日舉辦,舉辦地點不變(江蘇?南京)。
今日,以“數字賦能,智水有方”為主題的2022年施耐德電氣水務及環保公用事業行業云端峰會順利召開。圍繞水務和環保公用事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與會專家們就如何通過數字化手段,賦能行業向智慧、低碳、可持續轉型展開了深度探討與分享。
今天,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宣布啟動首屆“可持續影響力合作伙伴獎”,旨在表彰施耐德電氣的合作伙伴在打造更具韌性、更可持續、全面電氣化與數字化的新世界中發揮的關鍵作用。
玻璃成分決定著玻璃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使用性能和工藝性質,探究成分對產品、制程的影響及工裝設備的要求,量化過程控制指標,通過成分調整、工藝優化實現設備效能最大化。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玻璃行業裝備發展中心特定于2022年10月19~21日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玻璃組成設計與調整&熔制與成型工序過程控制培訓會(2022)” ,本屆會議關注的焦點是:工藝優化、流程管控、品質提升。
8月14日晚間,永清環保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與湖南衡陽松木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簡稱“松木經開區管委會”)簽訂《碳達峰和多能互補一體化示范園區建設合作框架協議》。
8月12日,在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簡稱中華煤氣)160周年慶典上,第二屆TERA-Award碳汭未來智慧能源創新大賽(簡稱大賽)正式啟動,即日起至10月31日,線上報名通道開啟(https://www.tera-award.life/),歡迎來自全球各地的致力于能源科技創新的創業伙伴們積極報名參賽。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參加了此次慶典,并在致辭中表示,中華煤氣是我們碳中和伙伴計劃參加機構之一,積極制定減碳目標和時間表,帶頭深化并加速低碳轉型,為社會各界樹立榜...
為踐行低碳理念,發揮黨政機關引領作用,2019國際生態環境新技術大會籌委會組織相關單位共同推動江蘇省首個大型活動碳中和項目落地。江蘇銀行向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捐贈10萬元公益資金,支持項目建設。
十多年前,《綠色信貸指引》問世,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綠色信貸“立規”,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由此邁入新時代。
自2022年6月起,上海大力推進道路照明節能改造,計劃三年內更換LED燈具約70.14萬盞,基本實現全市道路照明LED燈具全覆蓋。改造完成后,預計每年可節約用電量約3.5億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35萬噸。
據水利部8月11日消息,近日,全國節水辦主任許文海主持召開工作促進會,對近期節水工作進行梳理總結,并圍繞要點難點問題,就下階段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8月10日北京首個綠色生活碳普惠活動平臺“綠色生活季”小程序正式上線。平臺是北京市民參與減污降碳的重要載體,為每個市民建立了個人碳賬本,讓市民綠色低碳行為及時“兌現”獎勵,讓綠色生活的好處“看得見,摸得著”。
為滿足環保產業龐大的市場需求,推動環保行業先進技術和經驗交流,“2022武漢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簡稱WEPE 2022)將于2022年11月11-13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同期將舉辦多場高峰論壇。WEPE 2022將以展帶會,以會促展,展、會結合的互動方式進行呈現,聚焦環保行業全產業鏈的新產品、新技術、新理念,為生態環境創新技術與市場對接提供高效平臺,為行業發展獻計獻策,助力企業在“雙碳”時代經濟發展新格局中挖掘更大商機!
8月4日,中韓石化新建8萬標準立方米/小時的廢氣治理項目(簡稱RTO項目)順利點火,實現一次開車成功投用。
從建筑生命周期能耗總量來看,建筑能耗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46.5%。其中,建筑運行階段占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的46.6%,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21.7%
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4日11時08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該衛星將在碳儲量監測、生態資源詳查、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監測評價等方向提供遙感監測服務。
中國環保新聞,環保,環保新聞,環境保護,煙氣環保處理,廢水環保處理,環保設備,環保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