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國能(福州)熱電有限公司“供熱制水增加二級反滲透及濃水反滲透EPC項目”產出第一滴除鹽水,為該項目如期、保質竣工并投入使用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能源局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 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管理機制基本完善,節能減排取得重點突破,行業整體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升,助力經濟社會綠色轉型能力明顯增強,單位信息流量綜合能耗比“十三五”期末下降20%,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比“十三五”期末下降15%,遴選推廣30個信息通信行業賦能全社會降碳的典型應用場景。
據廣域銘島工業智能化事業部總經理周念念介紹,經過一年來的發展,Geega平臺對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賦能,已經從汽車、摩托車及上下游產業,延伸到了傳統高耗能的煤電鋁產業。同時,Geega平臺還能高耗能產業聚集的城市,對進行重點企業耗能數據的實時采集和分析,以輔助城市的能效治理。
2022年8月24日,第二屆中國鋼鐵產業鏈新技術新裝備展洽會在邯鄲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家鋼鐵上下游展商參加了本屆鋼鐵展洽會。
8月23日,安徽省巢湖流域水生態修復與治理工程——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蓄洪區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式獲得安徽省發展改革委批復。作為巢湖流域乃至我國首個生態濕地蓄洪區,該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分為蓄洪區建設和生態濕地修復兩部分,可研批復工程總投資達到10.1474億元。
由商務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是全球服務貿易領域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展會。本屆服貿會首次設立環境服務專題,充分發揮服貿會作為國家級展會平臺在綠色轉型中的促進作用,助力實現“雙碳”戰略目標。
記者22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該委與國家統計局、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23年,各行業碳排放統計核算工作穩步開展,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初步建成。
8月23日在生態環境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我國環保產業取得長足發展,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重要保障,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統計,2021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2.18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11.8%,環保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逐步提升。
在8月23日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強化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支撐的相關內容。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中國智慧能源產業聯盟聯合承辦的“‘可再生能源+儲能’裝備創新應用與示范推廣”論壇(分論壇5),將于8月27日下午14時30分在德陽舉辦。
房屋全部由清潔能源驅動,以太陽能為主,風能、地熱等作為補充……這就是近日亮相河北省張北縣德勝村的15棟零能耗、零碳獨特住宅。
“目前,中國的垃圾處置‘資源化’水平還是比較高的。按照國外的統計標準,中國的垃圾回收率在35%-40%,事實上與歐洲水平是相當的。” 在近期舉辦的2021-2022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年會暨中國環衛博覽會上,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會長徐文龍介紹。
報載:近年來,鹽城大豐區供電公司牽手“荷蘭花海”,圍繞“零排放、無污染、無噪聲”的目標,深入夜市攤點和夜游項目現場,講解用電安全注意事項,及時糾正不安全行為,消除安全隱患,把牢夜市臨時用電安全關,實現景區“吃、住、行、樂”能源消費全程電氣化,全力建設綠色環保型“全電景區”,幫助解決用電難題。
8月18日,國能晉江熱電公司順利取得晉江市水利局關于擴建工程取水許可申請的批復。該批復的取得,標志著國能晉江熱電公司擴建工程生產取水符合條件、依法合規。
當前,伴隨綠色低碳發展成為全球共識,作為一家“世界500強”的科技公司,美的集團正以綠色智能科技,為全球樓宇建筑、工業園區提供“美的樣本”。8月19日,美的零碳業務發布會暨清華大學聯合研究課題云簽約儀式在位于佛山的美的全球創新中心內舉行。
中國環保新聞,環保,環保新聞,環境保護,煙氣環保處理,廢水環保處理,環保設備,環保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