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的測試和測量儀器制造商Chroma與燃料電池測試設備供應商Hephas Energy合作測試氫燃料電池。Hephas Energy多年來一直在研究燃料電池,結合Chroma強大的銷售和研發能力,他們將擴大產品范圍和市場份額,鞏固市場領導地位。
2月17日,盡管學校還沒有開學,而且還是星期日,但中北大學材料學院王超教授已經在實驗室忙碌著,他的團隊研發的膜電極和催化劑將進入繁峙電廠棄風電力制氫工業化試驗,他們正在做進一步的實驗室優化試驗。科技重大專項集中火力攻堅關鍵技術王超團隊是山西省今年重大專項棄風電力制氫能源互聯網的研究與示范的合作方之一。王超介紹,膜電極和催化劑是燃料電池的關鍵材料。此前,他們剛剛完成的一項科技部的科技項目,取得了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并完...
在日前結束的湖北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湖北省政協委員、武漢工程大學圖書館館長孫先明建議,加快推進湖北省發展氫能及氫燃料電池產業,支持武漢建成世界“氫能之谷”。
有很多觀點認為用氫燃料電池和鋰電池替代柴油機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柴油機污染問題。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打好柴油貨車污染防治攻堅戰作戰方案》,提出要通過發展氫燃料電池車和純電動車解決柴油貨車污染問題。在汽車領域,未來新能源汽車替代內燃機汽車已是共識。但是在柴油機應用的其他領域,新能源尤其是氫燃料電池能否成為顛覆者?近日,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通過署名文章發表了自己對氫燃料電池、鋰電池、柴油機關系的看法。
NPROXX推出了先進的四碳纖維壓力容器。該產品于2月4 日 (2019年)由認證機構TüV認證。壓力容器在500bar的工作壓力下運行,并具有6.5kh的可用H2容量。根據國際危險貨物運輸法規(ADR 6.2),NPROXX產品現已獲得完全授權,可用于道路上的氫氣運輸。
在德國,17個公共加氫站于2018年投入運營。這使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網絡,擁有60個公共加油站。只有日本超過96個公共加油站。 在美國排名第三,有42個公共加油站。去年,全球共有48個公共加氫站投入運營。
我國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與采用鋰電池的純電動汽車都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技術路線,從技術特點及發展趨勢來看,純電動汽車更適用于城市、短途、乘用車等領域,而氫燃料電池汽車可能更適用于長途、大型、商用車等領域。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涉及燃料電池產業鏈中上游環節的A股公司目前已超過20家,不少新三板和港股公司也涉足其中。但這些公司多處于技術探索階段,距產品大規模商業化為時尚早。
作為京津冀氫能產業集群的重要節點城市,張家口市依托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優勢、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歷史機遇、借助2022年冬奧會舉辦東風,全面布局氫能產業。經過數年發展,張家口市不僅在風電和光電的開發利用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氫能的開發利用方面也走在了前列,已成為國內氫能生態建設最完善的城市之一。
中國氫能聯盟已滿一歲。去年的2月11日,十多家央企參與組建、國家能源集團牽頭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在北京宣告成立。一年間,氫能發展熱度空前,國內氫能產業步入爆發期,多地宣布上馬氫能項目,大力發展燃料電池車,布局氫能產業鏈。時下,氫能已被推到未來能源終極形態的高度。那么,氫能會否出現大躍進?氫能燃料電池汽車與電動車相比,哪種路徑更有前景?燃料電池車和加氫站之間的雞與蛋關系何解?帶著這些問題,《中國能源報》記者采...
Daedalus Yachts創造了Daedalus 80,被譽為第一艘配備電池存儲系統和使用電解槽產生氫氣并與燃料電池相結合的電池存儲系統的快艇。“在代達羅斯,新設計概念,尖端工程和新系統集成已被應用于實現藍色水上航行的極高質量,舒適,安全,清潔和綠色性能雙體船。
現代摩比斯最近宣布,它已開始在位于忠州北部的氫燃料電池工廠運行氫氣應急發電系統。該系統使用通常應用于氫電動汽車的氫燃料電池模塊為建筑物供電。
氫燃料電池在能源密度和快速充氫上具有優勢,發展前景較好,但存在技術難題。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專家指出,目前的主要問題包括氫氣和電池(催化劑)生產成本高、儲氫材料量產及成本降低難以實現突破等。
羅恩汽車集團將根據其在中國銷售的新合資協議,在中國建造其首個全電動輕型納米復合氫燃料電池客車,并出口到選定國家。首席執行官 Ronn Ford表示,“使用我們新的納米復合材料和燃料電池技術,這些公共汽車預計將減輕30%,這將擴大行駛里程。我們非常希望這些公交車出口到氫能經濟發展國家,如加州和倫敦。”
氫燃料電池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心臟,也是氫能產業的核心。為了鞏固2018年取得的初步成果,2019年山西省大同市繼續發力,將氫能及燃料電池工程作為十二項重大工程之一,積極推動一系列相關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保證燃料電池這一氫能核心項目實現領先發展。
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固定式發電、便攜式發電和交通運輸發電等。我國目前對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最為關注。中國的燃料電池研究始于1958年,70年代在航天事業的推動下,中國燃料電池的研究曾呈現出第一次高潮,期間多項技術獲得突破。到90年代中期,由于國家科技部與中科院將燃料電池技術列入“九五”科技攻關計劃,推動了中國進入了燃料電池研究的第二個高潮,隨后國家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將發展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列為重點任務,將氫燃料電池汽車列為重點支持領域,加大了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