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推進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加快能源重大技術裝備創新,切實保障關鍵技術裝備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我局組織了2021年度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申報及評定工作。
氫氣的高額運輸儲存成本和低能量密度是氫動力燃料電池汽車在市場上推廣應用的阻礙之一。車載甲醇重整制氫可在不使用氫氣作為直接原料的情況下為燃料電池汽車供氫,為降低其燃料儲存成本和運輸成本提供了有效路徑。傳統催化劑機械強度低,在車輛高速運動過程中床層易破碎從而影響催化劑活性,需開發一種高機械強度,同時保持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劑制備技術。
(2021年12月14日,中國上海)作為中國氫能20年發展歷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上燃動力推出的“超越”系列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曾覆蓋上汽集團、上海大眾汽車、中國一汽等眾多廠商開發的各型燃料電池汽車及部分純電動轎車、混合動力轎車產品,參與過2008北京奧運會和2010上海世博會期間的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為推動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的自主化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俄勒岡州立大學對催化劑設計的研究表明,與目前市面上的催化劑相比,可以用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來清潔地生產氫氣。催化劑是一種能提高化學反應速度的物質,其本身不會發生任何永久性的化學變化。
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氫能利用的重要方式,近年來發展迅速。國家政策對燃料電池汽車的關注度快速提升,賦予了氫能及氫燃料電池產業更高的戰略地位。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已逐步向市場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有2000輛氫燃料電池車服務賽事。你可能想不到,這些車行駛所需要的高純度氫氣,竟來自石化企業的工業廢氣。而實現在廢氣中“掘金”的,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變壓吸附氣體分離技術。
記者8日在廣東佛山舉行的“2021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上獲悉,廣東已建成加氫站39座,匯聚氫能企業超過300家,氫能產業產值超過百億元,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大幅提升,前三季度保有量達678萬輛,占汽車總量的2.28%;純電動汽車保有量552萬輛,占總量的81.53%。12月8日,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11月份新能源汽車行駛里程數據。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汽車行駛里程達98億公里,環比降低1.59%,同比增長46.32%。
氫能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終極能源”,是一種同時具備清潔、高效、和可持續的低碳能源。在國家“雙碳”戰略目標下,發展氫能成為能源清潔化、低碳化的重要選擇。
近日“成渝氫走廊”啟動暨氫燃料電池物流車首發儀式在四川省和重慶市同時舉行,亞普股份等氫能產業鏈上下游50多家企業代表參加。
近日國家能源集團與青海省簽署“青海省零碳產業示范區建設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積極參與示范區“荷儲網源”一體化零碳綠色能源體系建設,發展規模化制氫和氫能場景應用。此前,中國能建宣布擬投資50億元,在北京大興區設立全資子公司中能建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上汽集團在氫燃料領域再下一城。近日,上汽集團發布公告稱,擬將其控股子公司捷氫科技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后,將其分拆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上汽集團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仍將維持對捷氫科技的控制權。
“成渝氫走廊”啟動暨氫燃料電池物流車首發儀式30日同時在成都市龍泉驛區、郫都區,重慶市九龍坡區以及內江市舉行。未來2年內,將有400輛氫燃料物流車分批投入“成渝氫走廊”。
11月29日從國家能源集團獲悉,近日國家能源集團與青海省簽署“青海省零碳產業示范區建設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積極參與示范區“荷儲網源”一體化零碳綠色能源體系建設,發展規模化制氫和氫能場景應用。11月26日,中國能建宣布擬投資50億元,在北京大興區設立全資子公司中能建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11月29日從國家能源集團獲悉,近日國家能源集團與青海省簽署“青海省零碳產業示范區建設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積極參與示范區“荷儲網源”一體化零碳綠色能源體系建設,發展規模化制氫和氫能場景應用。11月26日,中國能建宣布擬投資50億元,在北京大興區設立全資子公司中能建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固定式發電、便攜式發電和交通運輸發電等。我國目前對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最為關注。中國的燃料電池研究始于1958年,70年代在航天事業的推動下,中國燃料電池的研究曾呈現出第一次高潮,期間多項技術獲得突破。到90年代中期,由于國家科技部與中科院將燃料電池技術列入“九五”科技攻關計劃,推動了中國進入了燃料電池研究的第二個高潮,隨后國家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將發展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列為重點任務,將氫燃料電池汽車列為重點支持領域,加大了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