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溫嶺最后一個輪磚窯煙囪在城南鎮被順利爆破,至此,溫嶺順利完成今年28座輪窯和煙囪的爆破任務。
溫嶺是傳統輪磚窯的建筑大市,輪磚窯最多的時候有115座,整個規模和產量位居全省前列。根據淘汰落后產能計劃,近幾年溫嶺逐步對115座輪磚窯進行拆除。取而代之的,將是兩座總計年產能一億塊標準節能磚的新型墻體材料企業。
溫嶺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周月忠:“我們今后的這種新型墻體材料的話,它采用的是一種蒸汽蒸壓的這種模式來燒結磚窯,這樣的話它對環境也好,資源也好,利用也會很高,環境的破壞就會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拆除輪磚窯作為去產能的重要內容,在全市各地都在積極推進。據統計,2017年全市共拆除40座燒結磚窯,共削減產能達8億塊標磚,節能8萬噸標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二氧化硫1200噸,保護耕地1300畝。
為進一步深化改革,釋放活力,去年我市進一步加快了僵尸企業出清速度。2017年,全市共處置僵尸企業19家,提前順利完成全年省定目標任務。在椒江,當地就歷經兩年時間,成功改制了國企海門試壓泵廠,通過引進一家智能化衛浴企業,盤活存量國有資產,很快讓“僵尸企業”重新復活。
椒江區經信局副局長林勤:“一個方面就是分流了職工,有效妥置職工,使職工老有所養,社保醫保都得到了有效得落實,第二個方面就是減少了我們國有資產的流失,盤活了資產,使我們整個企業這一塊資源得到了有效地利用,實現了同一塊土地產生不同的價值。”
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2017年,我市在整治“低小散”企業方面也取得不俗成績。在以“四無”企業為重點進行拉網式排查的基礎上,全市共整治“低小散”“臟亂差”企業(作坊)5318家,提前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全年1114家的任務。其中涉及嚴重過剩和落后產能企業483家,超額完成全年淘汰150家的目標任務,且做到每家淘汰企業都臺賬清晰,整治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