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計劃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推動中國綠色發展的重大戰略及技術問題研究”項目10月31日在京通過驗收。驗收專家組認為,該項目提出了推動我國綠色低碳發展的戰略選擇與途徑、風險管理與控制、減排技術與實施機制等建議,為國際氣候談判和國內低碳發展決策等提供了技術支撐。
項目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教授說,項目圍繞國際氣候變化談判和國內綠色發展決策的科學問題,調研130多項減排工程,形成了八大行業共包含100多項溫室氣體減排關鍵技術清單;獲取三峽庫區近3萬個監測數據,建立了溫室氣體通量數據庫;完成數千份城市居民低碳意識、能源行為及風險現狀問卷調查;項目成果提供了11篇國務院參事建議,46份國家決策建議咨詢報告,形成了40份研究報告,發表了13本專著和6期英文期刊,建立了4個科技成果數據庫。
專家組指出,該項目取得了四項主要創新性成果,建立了自下而上的基于技術的行業溫室氣體減排潛力分析模型,提出操作性較強的行業技術減排方案及實施機制,初步形成中國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及技術問題的系統分析方法;在國內率先開展技術經濟政策應對氣候變化的風險評估并提出風險控制體系的框架,提出了建立應對氣候變化專家會商和應急會商機制,及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制度和政策的建議;提出了重點行業減排優選技術清單和低碳技術引進清單,首次構建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成果數據庫;開展了減緩和適應技術的集成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