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首次航空生物燃料試飛的波音747客機等待加油。。新華社發(荊雷 攝)
10月28日,我國首次航空生物燃油驗證飛行將會在首都國際機場舉行。也就是說,喝慣了石油的飛機今天要由葷轉素換個口味了。
不過這可不是換個口味這么簡單,生物燃油能不能達到航空燃油的標準?喝了生物燃油,飛機還能飛得又穩又好嗎?
今天試航實驗預計最早8點半左右開始加油并準備起飛,飛機將在空中完成大約1小時左右的飛行任務,然后攜帶著本次試驗的相關數據返回。國航方面則會在此后召開一個正式的新聞發布會,把實驗的最終結果向公眾通報。國航新聞發言人朱梅27日晚上接受采訪時表示,國航已經做好了準備。
朱梅:這次驗證飛行是使用我們現役的波音747-400型客機,在首都機場進行本場驗證試飛。飛行前機組也進行了精心的準備,比如他們要按照驗證飛行的科目設置的全流程要求,看燃料的成份與普通航油的區別,對飛行有無影響,以及在特殊情況處置怎么進行準備等,都做好了專題的研究。
此前有報道把這次試航的生物燃油比作是地溝油,朱梅表示說,這完全是一種誤解。
朱梅:航油是來自于地溝油等說法,完全是一個誤解,航空生物燃油基本上是以鹽土植物還有一些微藻類為主的。我們這一次加注的航油,是用這種生物的燃料與這種傳統的航空煤油按50:50比例調和,然后加注在發動機上的。
眾所周知,為了保證飛行安全,航空燃油是有著特殊要求的。那么生物燃料能達到航空燃油的標準,對飛行安全是否會有影響?朱梅也作出了相應的解答。
朱梅:航空它對安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目前太陽能、電能、核能、氫能一般都是無法用于航空商業飛行。從目前的情況來說,航空業能選擇的可替代的能源只有這種生物燃料,這種東西不與民爭糧,不與糧爭地,應該說具有很高的環保優勢。而且在安全性能上,從技術指標和理論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航空業的碳排放約占全世界人為碳排放的2%,低排放和低污染的生物燃油無疑是一個理想的替代品。經過這次驗證飛行之后,我國的航空業石油燃料向生物燃料的轉型還有多少路要走?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高級副總裁賀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成本將是重要的制約因素。
賀利:現在還無法測算我們將來的成本多大,因為它前期投入科研費用很高,如果大面積采用以后可能會好一些。不能僅僅從成本上說,關鍵是將來沒有了這個東西怎么辦?可以肯定的說,這對將來我們人類使用新的能源會產生非常積極的推動意義。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6家航空公司開始使用生物燃料。而美國、巴西、韓國、印尼等國以及歐盟也相繼出臺了支持生物燃料普及的能源發展戰略。可以說,未來的飛機必須要適應生物燃油這個新口味。
飛機換餐,這不僅是個技術問題,還是個經濟問題。從明年開始,全世界飛往歐洲的航班將被征收碳排放稅。以北京到倫敦為例,每個航班將增加15萬元人民幣的成本。
而如果國航飛往歐洲的所有航班全部采用生物燃油,每年則可以節約數十億美元。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天的驗證飛行將會是中國航空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10月28日,在北京首都機場,執行首次航空生物燃料試飛的波音747客機完成加油任務,工作人員與機長進行起飛前的工作交接。新華社發(荊雷 攝)
10月28日,在北京首都機場,執行首次航空生物燃料試飛的波音747客機等待起飛。新華社發(荊雷 攝)
10月28日,執行首次航空生物燃料試飛的波音747客機在北京首都機場起飛。新華社發(荊雷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