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在此間召開的“2011全民防災減災特別行動新聞報告會”透露,受全球氣候變暖因素的影響,河北省50多年來平均氣溫升高了1.4℃,降水量平均減少120毫米,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氣象災害頻繁發生,水災水荒并存。
該報告會由河北省氣象局與中國氣象頻道共同組織。據主辦方介紹,高溫、干旱、大霧、雷電、局地暴雨和城市積澇等氣象災害發生頻繁、程度加重。據統計,2007至2010年全省因氣象災害死亡136人,約一半為雷電災害所致,經濟損失情況372億元人民幣。50多年來,石家莊平均氣溫上升1.3℃,張家口上升最大,為2.1℃;減少225億立方米降水。
河北省氣象局局長姚學祥指出,中國作為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防災減災工作十分嚴峻。當前,作為防災減災服務的重點單位,氣象等有關部門不斷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強化公共服務系統建設,以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同時,防災減災也需要全社會的參與。
河北省氣象專家、首席預報員郭迎春認為,極端天氣、災害性天氣頻發已波及全球,氣象部門需要做好及時發布各種災害預警信息的服務。中國氣象頻道副總監劉輕揚稱,作為國內唯一個以防災減災為主的專業電視頻道,該頻道開播5年以來,已初步建立了全國氣象新聞聯動機制、氣象頻道記者站和現場直播系統,能夠為公眾提供最及時、最全面的防災減災服務。
目前,河北人均水資源占有量311立方米,占全國倒數第四位,是全國人均值的1/7,不及國際上公認的人均1000立方米缺水標準的1/3,甚至比不上以干旱缺水著稱的中東和北非地區。華北平原地區因過度開采已出現超過5萬km2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針對即將到來的汛期,郭迎春表示,要堅持“保安全、多蓄水”的方針,重點做好局地災害性天氣預報服務,適時提出塘庫蓄水的建議,確保重點部門和大型工程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