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開局年,煤電緊張比往年來得都早,而北京市在全國率先提出了“十二五”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的具體計劃。
早在2010年5月26日,由環保部、發改委、能源局等9部門出臺的《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首次提出,我國將在“三區六群”地區開展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
所謂“三區六群”,即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遼寧中部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武漢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
在上述諸多省市中,北京搶先一步。
根據北京市環保局近日發布的《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1-2015年大氣污染控制措施)》,到2015年,北京市燃煤消費總量控制在2000萬噸以下,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達到20%。
“在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爭論不休的情況下,燃煤消費總量控制進入地方決策者的實踐,這無疑是一種進步,可以實現空氣質量改善和能源結構調整的雙重目標。”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北京辦事處高級顧問楊富強對本報記者表示。
根據北京市環保局大氣管理處處長王大衛的介紹,北京市能源消費以每年5%的增速在增長,如果不對其中的煤炭消費加以控制,北京的大氣污染難以控制,空氣質量無法改善。
資料顯示,2010年北京市煤炭消費總量大約為2700萬噸標準煤。“要實現2015年預定的煤炭消費總量目標,必須要將煤炭消費總量削減700萬噸。”王大衛表示。
為此,北京環保局計劃在“十二五”推行兩項主要措施,其一是新建項目原則采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不再新建、擴建使用煤、重油和渣油等高污染燃料的建設項目;其二是實施天然氣替代煤炭計劃。
“就后者而言,主要是建成覆蓋新城、重點小城鎮及重點工業開發區、園區和產業基地的天然氣供應管網,北京市六城區要基本實現無煤化,國家級與市級工業開發區、園區必須改用清潔能源供熱。”王大衛說。
記者了解到,北京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計劃只是北京市的一個單獨規劃,單靠這個規劃無法徹底改善北京市的大氣質量。
“因為煤煙污染是擴散型的,如果河北和天津的煤炭消費不加以約束,即便北京市控制了煤炭消費總量,那么北京市的大氣污染也還會受到周邊地區的影響。”清華大學環境科學工程系大氣污染與控制研究所副所長王書肖對本報記者介紹,“因此,我們必須制訂出京津冀整個區域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兼副總工程師王金南對記者透露,目前整個京津冀區域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還在擬定之中,最快要到6月才能確定。
相對“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具有經濟中心地位的上海市則更愿意提“能源”總量控制的目標。上海市近日提出,到2015年,上海市將把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1.4億噸標準煤之內。
從“三區六群”的布局不難看出,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正好覆蓋了中國經濟的核心動力區域。限制這些區域的用煤總量,將意味著限制地方經濟發展的速度。
例如天津市就表示難以效仿北京模式,大幅削減其煤炭消費總量,到2015年,天津市煤炭消費總量將比2010年的基數4900萬噸還要高。
天津市環保局副局長趙恩海對記者說,“這主要是由天津的經濟結構決定的,天津的GDP還要保持一個較高的增速,所以能源消費還會增長大約60%左右,降低煤炭消費總量對天津來說并不現實。”
“天津也在制定相應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規劃,目前發改委那邊還沒有敲定最后的數字,所以無法對外公布。”趙恩海對本報記者介紹。
在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的實現路徑上,天津也會與北京有所區別。“北京可以實施天然氣替代計劃,這是因為北京的天然氣供應比較有保障。”楊富強分析稱,“并非每個城市都能復制北京模式,因為大多數城市的天然氣供應不足。”
在楊富強看來,對包括天津在內的大多數城市來說,比較可行的辦法還是推廣煤氣的應用,“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的重點在于減少煤炭的直接使用,比如使用煤氣,由于煤氣的效率較高,也可以間接減少煤炭的消費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