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華副主任指出,對中國而言,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201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超過8000萬輛,主要工程機械保有量300多萬臺,如再制造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達到配件市場的5%,就可以實現400億元以上的產值,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與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節能60%,節材70%,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對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降低碳排放強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發展再制造產業有助于培育綠色消費習慣,推進生活消費領域的循環經濟發展,成為推廣綠色消費模式的重要突破口。
解振華副主任回顧了近幾年來我國再制造發展取得的突破。他說,經過幾年的努力,以我國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納米復合電刷鍍等技術為基礎,正在形成以自主創新技術為依托,性能提升型的中國特色再制造產業化發展道路。
解振華副主任指出,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與“十一五”相比,“十二五”規劃《綱要》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有四個突出特點:一是首次明確提出資源產出率目標,二是強調推行循環型生產方式,三是提出生產消費等領域循環經濟的全面發展,四是明確了循環經濟發展由試點向示范升級,組織實施循環經濟“十百千示范”行動。
針對再制造下一步工作思路,解振華副主任強調指出,再制造產業化是“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循環經濟重要工程,國家將培育一批再制造示范企業,實現再制造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未來五年是再制造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從強化規劃指導、強化試點示范、強化產業集聚、強化技術創新、強化體系建設等方面入手,加快促進再制造產業形成較大規模。
本次論壇由再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歐洲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協會、德國拜羅伊特大學聯合主辦,國內外再制造方面的院士、專家學者以及來自發展改革委、中國工程院、稅務總局、質檢總局、美國商務部等有關政府部門和知名企業的近200名代表參加了論壇。論壇期間還舉辦了再制造產品及技術展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