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當陽市三峽新材公司投資8000萬元興建的玻璃熔窯余熱電站投入運行。該項目不僅擁有多項余熱發電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而且是國內玻璃熔窯余熱發電首例裝機規模最大的示范工程,填補了國內玻璃行業大規模余熱發電空白。年發電量6300萬千瓦時,年節標煤21500噸,減排二氧化碳量55900噸。
這是當陽市大力發展余熱發電的一個縮影。三峽新材、葛洲壩水泥、華強化工等建材、能源化工企業是當陽傳統的骨干企業。過去,這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余熱被無效排放,既浪費熱量資源,又對大氣產生污染。該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這些企業又成了節能減排的排頭兵,通過采用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將排放的廢氣、余熱回收,轉換為電能再用于生產,使得企業的生產成本大幅下降,極大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發電機的壽命一般是15-20年,余熱發電項目2-3年回本后,只需少許人工等投入,而社會和經濟效益回報卻是巨大的。目前,在當陽市,純低溫余熱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2.7萬千瓦,額定發電量可達到2.34億千瓦時。特別是在高能耗的建材、能源化工等行業,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改造基本實現了全覆蓋,為當陽市節能減排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