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發表演講。翟子赫 攝
2010中國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高科技高峰論壇11月24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在論壇上發表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周鐵農副委員長,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值此中國實現“十一五”減排目標的收關階段,聯合國氣候談判的坎昆會議召開前夕,舉辦“2010年中國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高科技博覽會和高峰論壇”,總結宣傳我國節能減排取得的成效,共同研討應對氣侯變化,發展綠色經濟戰略,積極促進綠色低碳技術的傳播應用,這對于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階段,面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多重挑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大力調整經濟結構,用綠色低碳技術改造傳統的產業,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科學發展,是我們唯一、必然的選擇?!笆晃濉币詠恚覀儗⒐澞軠p排、發展循環經濟作為促進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強化目標責任,調整產業結構,實施重點工程,推動技術進步,強化政策激勵,加強監督管理,開展全民行動等一系列的措施,節能減排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十一五”期間,中央政府投入節能減排資金2000多億元,帶動全國節能環保的投入,用最保守的數字來說是1.6萬億元以上,比“十五”期間增加了70%,加大了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其中關停小火電機組7000多萬千瓦,煉鐵的落后產能超過1億噸,水泥產能超過2.6億噸。
實施工業鍋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建筑節能、綠色照明等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形成2.6億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大力建設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4560萬噸。普遍建設了火電廠煙氣脫硫裝置,投運的脫硫裝置達到4.6億千瓦,采取財政補貼方式推廣節能燈3.6億支以上,節能汽車20萬輛以及高效節能電機等節能產品。
“十五”期間中國國民經濟年均增長9.8%,而能源消費年均增長達到10.2%。在“十一五”前四年,中國國民經濟年均增長11.4%,而能源消費年均增長6.8%,大幅低于經濟增長的速度。單位GDP能耗前四年下降15.61%,節能4.9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1.3億噸,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了9.66%,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下降了13.14%。
今年以來,中國政府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的工作力度,為了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溫家寶總理親自主持召開了全國節能減排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提出了14項政策措施,經過全社會的艱苦努力,政策效果已經顯現。據初步估算,今年前三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了3%左右?!笆晃濉惫澞苣繕擞型缙趯崿F,減排目標已經提前完成。
我們在推進節能減排的同時,努力發展清潔能源。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2億千瓦,預計年底將達到2.1億千瓦,風電裝機容量3500萬千瓦,年底將達到4000萬千瓦;核電裝機容量910萬千瓦,在建規模2540萬千瓦;太陽能熱水器的集熱面積1.45億平方米,年底將達到1.7億平方米以上。目前,我國水電裝機容量、風電的新增容量,核電在建規模,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均居世界第一。應該說中國推進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的力度之大、效果之顯著在世界也是居與前列的。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問題,根據應對氣候變化的嚴峻形勢,我們又進一步作出了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要下降40%到45%,非化學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這是中國政府根據我們自己的國情采取的自主行動,表明了對人類負責任的態度和決心。
目前,世界經濟正在發生重大的變革和調整,許多國家紛紛尋求振興經濟的新途徑和新引擎。美國、日本、韓國等紛紛提出綠色新政,制定未來發展戰略,支持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創新發展。綠色經濟、低碳技術正在興起。在這些領域,只要把握趨勢,措施得當就可能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前不久中國政府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設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作為現階段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們將緊緊抓住綠色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明確攻關重點,突破核心技術,支持市場推廣,努力形成先導型、支柱型的產業,搶占未來技術和產業的制高點,促進整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十二五”期間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前不久召開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確定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加大環境保護的力度,加強生態保護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幾項重大任務。
目前,我們正在抓緊研究制定“十二五”節能減排的專項規劃,將建議的各項要求具體落實。“十二五”期間,我們將把大幅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強度、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作為重要的約束性指標,強化各項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健全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節能減排長效機制。
一要依法節能。要認真落實節能法、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等法律法規,確保各項制度的落實,使節能由勸導、鼓勵逐步轉向依法強制執行的硬性要求。堅決制止各種浪費能源資源的行為,這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
二要強化目標責任,要科學確定、分解落實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目標任務,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評價考核,實行嚴格的責任制和問責制。
三要加快結構調整,實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嚴控“兩高”行業盲目擴張,加快發展服務業,拓寬新領域,發展新業態,培育新熱點。積極有序地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調整能源的消費結構,增加非化石能源的比重。
四要加大技術推廣力度。大力支持先進節能技術產業化、節能技術改造、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機配套設施建設,煙氣脫硫脫銷、清潔生產、重金屬污染治理等重點工程建設。積極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基礎設施、特許經營等新機制。
五要完善政策機制,理順煤、電、油氣、水、礦產等資源類產品價格關系,嚴格落實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和脫硫電價。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改革資源稅,研究開征環境稅,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更多地采用鼓勵性的經濟政策,發揮市場機制,起到促進節能減排的作用。
六要引導綠色消費,要在城鄉居民當中大力倡導節約意識,反對鋪張浪費,減少使用塑料(11860,210.00,1.80%)袋等一次性產品,抵制過度包裝,鼓勵使用節能節水的認證產品、環境標志產品和再生利用產品。
最后,預祝2010中國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高科技國際博覽會和高峰論壇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