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國新辦今天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介紹了科技創新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等情況。
低碳環保、節能減排是當下的熱門詞匯。為充分發揮科技在促進節能減排方面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我國先后實施了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和全民科技行動,成效是很顯著的。張來武總結了幾個方面:
第一,搶占具有低碳經濟特色特征的前沿技術性特點,比如我們開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氣流床新型多噴嘴對置式氣化技術,并且實現向美國能源企業的技術出口。
第二,積極推動節能減排新技術在鋼鐵、電力、建材、化工、農業等重點領域的推廣應用。例如,新一代可循環鋼鐵流程工藝技術取得突破,并且在國內多家鋼鐵企業實現了工業應用。依托曹妃甸工程建立了清潔鋼生產平臺,每條生產線平均節約達到50萬噸的標準煤。對于目前發生一些企業限電限產的情況,張來武表示個別企業為了實現“十一五”目標不惜以損失經濟利益為代價,可以理解。張來武談到,在全國的鋼鐵領域利用科技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是一個大項目。事實證明在停產的這些企業當中,并沒有應用這些新的技術,所以利用科技應用發揮支撐的作用在鋼鐵領域尤其是電力建材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
第三,加強節能減排關鍵技術攻關和示范,應對氣候變化,發展循環經濟提供有利的支撐。這包括我國成功研制出符合歐三標準的柴油車、摩托車的尾氣凈化器。
第四,推進節能減排科技重點示范工程,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點。
第五,大力開展節能減排全民科技行動,包括組織編寫了《全民節能減排小竅門》、《低碳生活指南》等一系列科普讀物,節能減排計算機軟件得到了社會公眾的熱烈反響。
第六,積極開展節能減排科技國際合作與交流。中國已經與97個國家簽署了104個科技合作協定,并且將氣候變化能源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列為優先的合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