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首批低碳試點城市花落重慶。記者昨日從市發改委獲悉,國家發改委已確定在重慶、廣東、遼寧、天津等五省八市開展低碳試點工作,按照我市確定的低碳經濟發展路線圖,將發展七大新興行業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
發展低碳經濟是重慶的必然選擇
目前,重慶的工業結構重型化特征以及傳統高能耗產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較大,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遠高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地。
同時,重慶環境保護形勢嚴峻。據重慶環境統計公報顯示,重慶2008年廢水排放量達到145113萬噸,比2007年增加10872萬多噸;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總量782400萬噸,其中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達到627238噸。
“經濟跑步前進的重慶,面臨的能源緊缺、環保減排壓力非常大,發展低碳經濟是必然選擇。”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重慶列入國家首批低碳試點,對建設低碳城市、發展低碳產業等有極大的推動作用。重慶已經初步建立了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框架,到2020年,全市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比2005年降低40%以上。同時,低碳經濟將被納入“十二五”規劃,為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劃定明確指標。
發展七大新興行業,打造低碳經濟
按照市發改委制定的低碳經濟發展路線圖,將大力發展七大新興產業。通過進行低碳經濟試驗和示范,形成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降低高耗能產業的比重,逐漸形成低碳產業群。
首先是發展能源生產產業,包括大中型水電工程、農村沼氣等,通過建立清潔能源體系,從源頭養活二氧化碳的排放。
此外,還包括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LED產業、風電裝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建設節能產業等。
市發改委負責人稱,我市將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確保2012年全市服務業發展水平在西部領先。依托豐富的天然氣資源,重慶將發展長壽、萬州、涪陵三大化工基地,打造世界級天然氣化工基地。預計到2012年,重慶將實現白光通用照明產業化,水電裝機容量會增加150萬千瓦,農村戶用沼氣將達到200萬戶,新增森林可增加碳匯1030萬噸。預計到2015年,市秸稈綜合利用率將達到86%,煤層氣綜合利用率將達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