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4日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對于我國在推動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快速發展,促進建筑領域節能減排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等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李如生從綠色建筑推廣、建筑節能推進、用能結構調整以及綠色標準提升這幾個方面給出了答案。
9月1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利發展成就,并答記者問。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介紹,十年來,我國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實現整體性躍升,洪澇災害年均損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個十年的0.57%降至0.31%。
近日,中國能建中南院總承包的北湖污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并網發電。
9月8日從廣州市水務局獲悉,廣州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切入點,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截至2022年6月底,共鋪設農污管網8831公里,污水處理能力達15.3萬噸/日。
“脫硝催化劑年制造產能達到30000立方米,再生處理年產能達到10000立方米,是世界供應量最大的平板式脫硝催化劑制造基地。”在9月6日企業開放日當天,記者走訪了大唐南京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唐南京環保”),大唐環境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南京環保為該公司基層企業)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黃源說。
2023第十屆山東省綠色建筑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展覽會定于3月20-22日在濟南隆重舉辦,展覽會緊緊把握行業發展脈搏,展示內容涵蓋裝 配式建筑、綠色建筑、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健康建筑四大 版塊;展覽會同期舉辦多項論壇活動。
針對建筑的未來發展,施耐德電氣公商建行業高級架構師王犇在題為《助力雙碳計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題演講中表示:“當前,建筑能源正逐漸從傳統能源系統單向能量流向新能源多能融合、產銷互補轉變。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需要明確科學的碳目標、制定碳中和路徑、打造碳管理體系,并通過頂層規劃咨詢、精細化管理落實及數字化底座賦能,才能達成碳中和目標。”
9月5日從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獲悉:今年以來,中國向歐洲出口的電暖器、電熱毯等取暖類電器數量激增,與此同時,使用綠色能源的空氣源熱泵呈現爆發式增長。
聯手核電巨頭出手千億投資,聚丙烯龍頭有大動作。9月6日,東華能源公告披露,公司與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核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未來五年內預計投資超千億元共同打造零碳產業園。此外,雙方還將在綠色制氫以及儲運領域發力。
9月6日,鹽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鹽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通知。通知指出,自發文之日起,全市新出讓(劃撥)的土地上建設的公共建筑,按照以下要求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近日,廣州新豪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綜合能源項目建成投運,港華能源又一零碳工廠的力作誕生了。零碳工廠是通過生產制造過程中的技術性碳中和與碳抵消等措施,使工廠擁有綜合為零的碳排放表現。港華能源在零碳工廠的建設之路上,傾心聚力、全力以赴。幫助企業解決零碳問題,港華能源在不懈追求的路上走出了精彩的足跡。
為促進零碳社會的實現,花王集團制定了全新“脫碳”目標,旨在到2040年實現經營活動中二氧化碳零排放、2050年達成二氧化碳負排放。2019年4月,花王制定了ESG戰略“Kirei Lifestyle Plan”,將“Sustainability as the only path”(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唯一的發展之路)寫入中期經營計劃,立志在長期經營中兼顧事業成長與社會發展,希望通過革新性的技術為人、社會與地球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做出切實貢獻。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8月31日在北京開幕。今年服貿會新設環境服務專題,以“雙碳賦能·煥發創新動力”為主題,展覽面積共計16700平方米。重點展示生態環保、綠色節能新技術、新應用,集聚綠色發展新動能。
據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4日消息,該省近日出臺《河北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監督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成為全國首個出臺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監督管理辦法的省份。《辦法》自2022年9月26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地下治污,地上造綠。位于安亭鎮方南路的安亭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項目,地下箱體目前已完成結構封頂,開始進入設備安裝階段,該項目預計今年底建成。
中國環保新聞,環保,環保新聞,環境保護,煙氣環保處理,廢水環保處理,環保設備,環保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