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統計管理辦法(2023年1月18日生態環境部令第29號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春節期間,省會大氣污染綜合治理行動仍在緊鑼密鼓地開展。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市環境監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借助“嗅覺靈敏”的走航監測車和“智慧眼”大氣無人機監測平臺監測VOCs、顆粒物等空氣污染物,發現問題及時上報數據,及時解決問題,讓藍天白云、群星閃爍成為常態。
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來吸咐、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把不穩定的有機物降解為穩定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F代的生物處理法,按作用微生物的不同,可分好氧氧化和厭氧還原兩大類。前者廣泛用于處理城市污水和有機性工業廢水。好氧氧化應用較廣包含著很多藝種工藝和構筑物。
在巴基斯坦蘇吉吉納里水電站,中巴員工寫春聯共慶春節。
“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擴建三期工程的建設用地,之前是一個污泥填埋場?,F在,工人們正在做的幾道工序,主要是為了進行騰庫處理?!鄙虾3峭端畡展こ添椖抗芾碛邢薰镜谖屙椆懿拷浝睃S時鋒介紹,騰庫、場地平整處理后,就可以建車間、搭設施了。
歐盟碳關稅終于敲定時間:2023年10月試運行,2026年全面實施,較今年6月的決定,實施時間被提前了一年。碳關稅覆蓋水泥、鋁、化工、電力、氫氣、鋼鐵等產品,關聯到的動力電池、光伏等新能源行業也將受到較大影響。這些行業出口需額外納稅,進而增加出口成本。
近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與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實施《山東省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明確了碳普惠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
經項目改造的中試窯爐使用100%氨氣燃料,通過窯爐冷態點火升溫,現場調控溫度、壓力等燒成制度后,成功燒制了首塊零碳氨燃料綠色瓷磚。純氨燃燒窯爐煙氣由具有相關資質的第三方現場采樣檢測,檢驗結果顯示,其煙氣污染物等均低于國家標準限值。
為規范工業節能監察行為,進一步抓好工業節能監察工作,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工業節能監察辦法》,自2023年2月1日期開始施行。
從生態環境部1月17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6.5%,重污染天數比例首次降至1%以內,達到0.9%。
16日,記者從中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獲悉,截至9日,世界首條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輸電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以下簡稱“青豫特高壓工程”)已累計向中國的華中地區輸送“綠電”300億千瓦時,相當于替代原煤135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220萬噸。
記者從深圳交易集團所屬公司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獲悉,2022年度深圳碳市場各項重點工作邁上新臺階:碳市場交易額2.47億元,同比增長30.39%;碳配額交易額2.30億元,同比增長188.40%;年末碳配額收盤價53.50元,市場累計交易額突破20億元大關;碳市場流動率為21.25%,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
二十大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列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重點之一,打造循環經濟無疑是其中一個重要路徑。而減少碳排放、打造零碳社會也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大重點。峰會上商道咨詢合伙人曹原發布了最新倡議《零碳實驗室》,分享在這一領域的最新動態和觀察。
我國首座高放廢液玻璃固化工程實現安全穩定運行;國家首個民用集中處置場—龍和近地表處置場建成投運;公海鐵聯運體系正式啟動運行;成功揭榜首個系統外核退役治理工程;牽頭成立IAEA全球第四個核與輻射應急能力建設中心
從近日召開的全國林業和草原工作視頻會議上獲悉:2022年我國完成造林5745萬畝、種草改良4821萬畝、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771萬畝,實現了1億畝的國土綠化目標。
中國環保新聞,環保,環保新聞,環境保護,煙氣環保處理,廢水環保處理,環保設備,環保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