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中國式現代化河北綠色智能低碳建筑場景行動方案》,提出提升建筑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等工作的多年度任務目標,全面實現建筑綠色智能低碳發展場景。
《意見》強調,鼓勵企業加強能源資源計量和低碳計量。強化用能用水單位的能源、水資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要求,加強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平臺建設,組織開展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審查,持續開展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示范活動。
當地時間7日,中日韓合作秘書處(簡稱“秘書處”)、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簡稱“亞太經社會”)和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廳氣候行動小組共同舉辦第二屆中日韓碳中和論壇,分享中日韓三國碳中和政策實踐,探尋碳中和轉型方面合作
2月6日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文件指出: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資源建筑應用,實現工程建設全過程低碳環保、節能減排。實施質量可靠性提升計劃,提高機械、電子、汽車等產品及其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促進品質升級。實施汽車、電動自行車等產品事故強制報告制度。
隨著中國爭取盡早重啟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市場,以及香港交易所去年10月推出全新的一站式國際自愿碳市場Core Climate,關于自愿碳市場的話題,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
從水利部、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獲悉:截至2月5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含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供水工程)累計調水量突破600億立方米,惠及沿線42座大中城市280多個縣(市、區),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5億人。按照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計算,相當于為北方地區調來了超過黃河一年的水量。
2月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打造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啟動儀式”在通州區舉行。這標志著目前唯一一個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北京綠色交易所正式落戶北京城市副中心,未來將建成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全面推進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
要算出紙張二氧化碳足跡的可靠數據并不容易,因為全球造紙行業差異很大。1公斤紙張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約1公斤二氧化碳,如果我們拿通常為80克/平方米的辦公用紙,那么我們最終會每平方米得到16頁紙。將這80克除以16張紙,得出的數字是每頁5克二氧化碳。
各省根據自身資源特點規劃其2023年綠色轉型低碳發展,含擬定新增新能源裝機目標、大力推進區域基地發展、圍繞新能源產業強鏈補鏈等工作部署
近日,中國中化旗下藍星埃肯正式啟動全球首個硅鐵生產冶煉廠碳捕集試點項目。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關于印發鋼鐵/焦化、現代煤化工、石化、火電四個行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原則的通知》,對原有鋼鐵、石化和火電三個行業的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原則進行修訂,并制定了現代煤化工行業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原則,代替現代煤化工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條件(試行)。
日前,生態環境部辦公廳、水利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導各地貫徹落實實施意見,全面推進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及監督管理各項任務。
壯闊征程看開局,中流擊水看起勢。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我們迎著全新的環境,正意氣風發邁上新征程。鋼鐵產業也向著智能制造、綠色低碳發展全力進發。“十四五”以來我國鋼鐵工業已進入減量化、重組化、綠色化三重疊加的關鍵期,鋼鐵企業既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機遇,又面臨嚴苛的環境約束。
歐盟和中國正加強在能源事務上的聯系。雙方開啟了在2019年啟動的中歐能源合作平臺的第三階段,目的是分享共同的利益和目標,推進向清潔能源的轉型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要求,強化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協同控制,降低原油、成品油碼頭和油船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推進《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0950—2020,以下簡稱《儲油庫排放標準》)、《油品運輸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0951—2020,以下簡稱《運輸排放標準》)等標準實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中國環保新聞,環保,環保新聞,環境保護,煙氣環保處理,廢水環保處理,環保設備,環保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