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于深入打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記者獲悉,《實施意見》包括攻堅目標、攻堅任務、組織保障三部分,提出到2025年,北京實現碳排放穩中有降,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消除劣Ⅴ類水體,綠色北京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碳中和取得明顯進展,天藍、水清、森林環繞的生態城市基本建成。
4月6日,江西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中多次提到光伏 。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一步,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2022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的《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為如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指明了具體方向。各地資源稟賦不同、電力需求也有差異,新型電力系統如何因地制宜,務實推進?
近日,江西省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中提到,推動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有序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合理控制石油消費,有序引導天然氣消費。積極推進終端用能領域電能替代,推廣新能源車船、熱泵、電窯爐等新興用能方式,全面提升生產生活終端用能設備的電氣化率。統籌煤電、可再生能源發展和保供調峰,支持應急和調峰電源發展,做好重大風險研判化解方案。
為達到《巴黎協定》提出的溫度控制目標,越來越多的國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標,碳中和成為全球的共同愿景和一致行動。在各國家和地區采取的減排措施中,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成為普遍選擇,可再生能源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2021年12月22日,經國家能源局批準,電力行業標準《火電廠煙氣二氧化碳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公開發布,并于2022年3月22日正式實施。
日前,市政府印發《天津市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天津市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3月31日,舉行的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上,中國工程院發布重大咨詢研究成果《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及路徑》。成果提出,實現“雙碳”要堅持能源安全戰略等八大戰略和“打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等七條路徑。
從“十四五”規劃綱要到政府工作報告,再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均被重點提及。“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碳達峰、碳中和”、“碳排放權交易“、”碳排放數據“……“碳”成為近幾年的熱議高頻詞匯,也成為各政府機構布局的重點。
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指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雙碳”目標下,如何通過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能源、資源、環境管理水平,深化生產制造過程的數字化應用,成為眾多產業領域的必答題。為順應碳中和發展趨勢,共建碳中和生態,騰訊云啟創新生態于2022年1月正式推出碳中和加速器并啟動全球招募。首期碳中和加速器聚焦“AI節能減排”、“碳中和行業解決方案”和“碳交易”三大方向,邀請創新企業共同探索碳中和發展未來,以一系列資源扶持計劃助力產業綠色發展。截至目前,騰訊碳中和加速器仍在持續招募中,希望以特有的“六大權益”,助力創新企業探索低碳經濟的未來。
近日,從福建福清傳來好消息,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第2臺機組——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運條件,至此,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運。
2022年3月,全球知名認證機構SGS為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頒發PAS2060碳中和認證證書,寧德時代宜賓工廠成為全球首家電池零碳工廠。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等六部門聯合公布“2021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中國石油數據中心(克拉瑪依)成為能源領域唯一入選的綠色數據中心,標志著中國石油綠色數據中心建設進入新階段。
韓國《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基本法》簡稱《碳中和法》從25日起施行。該法明確提出2050年實現碳中和與2030溫室氣體減排國家自主貢獻(NDC)目標(較2018年減少40%的溫室氣體排放)。韓國由此成為第14個將碳中和目標法制化的國家。
碳中和(carbon neutral,or carbon neutrality)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形式,目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和會議采用。碳中和能夠推動綠色的生活、生產,實現全社會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