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全國能源生產總量達到44.1億噸標準煤左右,原油產量2億噸左右,天然氣產量2140億立方米左右。保障電力充足供應,電力裝機達到26億千瓦左右,發電量達到9.07萬億千瓦時左右,新增頂峰發電能力8000萬千瓦以上,“西電東送”輸電能力達到2.9億千瓦左右。
上周三開始,煤價波動下行,隨著主力煤企外購煤價下調,產地煤價、港口煤價均有持續下降態勢。近日,山西和內蒙古地區部分煤礦煤炭價格每噸下調40-50元/噸,港口煤炭成交價格較上周高點下跌了400元/噸。在產地、北方港口煤炭降價的帶動下,長江口港口煤價和電廠接貨價格也開始跟風下調。三月底,供暖季結束,民用電負荷回落,動力煤市場逐漸進入傳統的消費淡季。
韓國海關廳2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由于國際能源價格上漲,韓國今年以來能源進口額同比激增超過85%,增大韓國維持貿易平衡和控制消費通脹的壓力。
綜合來看,為保障能源穩定供應、引導煤價在合理區間運行,預計4月上旬,產地煤炭供應將維持相對高位。
近期俄烏沖突爆發,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上漲,輸入性通脹壓力繼續增大,對今年國內物價形勢增加了新的變化因素, 對做好國內保供穩價工作形成新的挑戰。我們認為,考慮到國內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的基本盤牢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3%左右的CPI年度預期目標是可以實現的。在工業生產資料領域,要緊緊抓住穩煤價這個“牛鼻子”,對沖國際能源上漲帶來的輸入性壓力,進而穩電價,穩住能源價格的“基本盤”,對穩經濟提供強力支撐。
近年來,國家能源集團煤炭經營公司積極響應“長江經濟帶”國家發展戰略,立足煤炭銷售主業,持續深耕華中市場,銷售區域從湖北擴展到湖南、江西、安徽、四川、重慶等五省一市,銷量超華中區域“海進江”用煤總量的三分之一,建立起區域穩定的終端客戶群體,實現經營水平的跨越式發展。
3月15日,電投能源發布1-2月經營數據,公司實現營收47.37億元左右,同比增25.79%;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0.26億元左右,同比增加80.19%。
當地時間23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聯邦議院發言時表示,德國不支持對俄羅斯實施能源禁運,因為這將嚴重傷害德國甚至整個歐洲的經濟。
國際動力煤價重返歷史高位,能源品價格仍在傳導,中國煤價尚處傳導前期。
近日,印度電力部長辛格(S. K. Singh)表示,目前,印度總體發電能力遠超電力需求峰值,不再面臨任何電力危機。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2021 年美國煤炭出口量從 2020 年的 6900萬短噸增長23%至 8500萬短噸。2021年,美國煤炭出口占國內煤炭產量比重升至15%。
上周四開始,港口市場現貨報價回落,貿易商出貨意愿增加,部分用戶保持觀望,暫緩采購,整體市場少量成交。主產地煤礦價格下跌……
近來,俄烏沖突加劇國際油氣市場動蕩,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已創8年來新高。此外,全球天然氣、煤炭價格自去年以來也大幅上漲,已引發歐洲能源危機,恐將危及世界經濟復蘇前景。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分工,要求扎實有力抓落實,推動經濟在爬坡過坎中保持平穩運行。
2018年煤炭產量向“三西” 地區集中,而中東部煤炭消費缺口拉大,煤炭區域供給格局變化,我國煤炭消費量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中東部地區,其中山東省是主要煤炭消費地區。而隨著區域間煤炭調撥規模擴大,多年來形成的煤炭運輸格局也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