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H2SYS開發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和“零排放”燃料電池發電機獲獎,經過2年的技術研發和創新合作伙伴在氫能領域的累積經驗,H2SYS于2017年底推出,開發氫燃料電池系統和“零排放”燃料用于將氫轉化為電的電池發電機組。
一位EPFL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于燃料電池的系統,以減少游輪的碳足跡和能量消耗,這些游輪在世界各地的度假者中越來越受歡迎。燃料電池的一個優點是它們只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不像柴油發動機那樣產生其他污染物,如氮氧化物和顆粒物質。燃料電池通過化學反應產生電力。這使得它們比化石燃料更加環保 - 而且效率更高:EPFL開發的燃料電池效率達到75%,而即使是效率最高的柴油發動機也只有不到50%。
零排放汽車制造商于2019年1月完成并執行了一個三方合資企業, 以制造,銷售和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該合資企業將允許RONN Motor Group,Inc。利用中國在2018年夏季宣布的新氫燃料計劃。亞利桑那州 斯科茨代爾 - 羅恩汽車集團公司昨天宣布簽訂最終的三方合資協議 。RONN將保留51%的控股權益,其兩個新合伙人將保留合資公司30%和19%的股權。
沙特阿美公司和空氣產品公司昨天宣布簽署協議,共同建立沙特阿拉伯第一座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油站。兩家公司之間的合作將空氣產品公司在氫氣領域的技術知識和經驗與沙特阿美公司的工業經驗,設施和研發能力相結合。沙特阿美公司和空氣產品公司將建立一個燃料電池車輛試驗車隊,在新的加油站將為其分配高純度壓縮氫氣。
可以看到,從1990年到2019年,氫燃料動力電池產業僅從立項到少量的示范性商業化汽車落地,就已經用了近30年的時間。那么,未來是不是很快就能產業化大批量生產了?答案是否定的。記者通過梳理后發現,在重要環節至少有5大難點,制約著燃料電池大規模商用。
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其發表的《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主題演講中呼吁,我國要加大對氫燃料電池的研發力度,攻克基礎材料、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難關。燃料電池要得到發展,提高功率密度是必須攻克的難關。萬鋼表示:燃料電池的電堆功率密度已經超過了2公斤/升,雙極板的研發和批量化也取得了技術進展。動力系統和集成技術進展迅速,研發的70兆帕車載高壓供氫系統以及70兆帕的氫氣罐的標準也正在形成的過程當中...
在各大車企紛紛規劃電氣化目標的同時,未來新車型、新平臺采用什么樣的技術線路成為關鍵!國家政策決定了企業對未來技術主流線路的選擇。各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從2006年以前第一階段的搖擺不定,重心放在氫燃料電池上,到2007-2011年第二階段的鋰電池為主,混合動力汽車先行,如今第三階段,新能源汽車呈現出純電動為主,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線路齊頭并進之勢。
據介紹,目前,汽車界所說的燃料電池主要指氫燃料電池。“通俗來講,氫燃料汽車就像加油一樣加氫氣。不過,排出來的卻是水。”一位來自傳統汽車企業的人士對《工人日報》記者說,理論上來說,與純電動汽車相比,氫能源汽車主要有兩大優勢:一是加氫時間短、續航里程長;二是更環保。
現代汽車英國公司年度汽車大獎頒獎典禮上在三項重點領域展示了其在替代燃料汽車方面的創新。其中最主要的是技術獎,由于其在電氣化和氫燃料電池技術開發方面的領先地位!現代汽車不僅贏得了迄今為止我們已經測試過的最真實世界范圍的電動車[Kona Electric],而且還領導了開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方式,有朝一日可以為汽車購買者提供更大的電動范圍而無需給電池充電的麻煩。
西班牙氫能協會(AeH2)和西班牙服務站商人聯合會(Ceees)簽署了一項關于能源,可持續交通和氫燃料在運輸中使用的框架協議 。目標是在實現聯合活動之間建立兩個實體之間的協同作用,以及諸如組織會議,座談會或研討會等其他舉措,以及促進共同感興趣的技術活動舉辦 。
據外媒報道:Hydrogenics公司宣布它已被一家匿名的公司選中,將為該公司的輕型飛機設計和供應新型提供氫燃料電池動力模塊。由于競爭原因希望保持匿名的客戶正在開發新型飛機,這種電動飛機將用于日常通勤和其他應用,徹底改變人們的旅行方式。在2019年,Hydrogenics將開發和供應超輕型燃料電池系統,該系統將成為該飛機的主要推進裝置。
在國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國內氫能產業已經從原來小規模示范,進入到產業規模示范階段,下一步目標是向商業化運行。然而,值此行業發展關鍵時期,氫能依然被看作危化品,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嚴重制約著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運行步伐。
從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建設規劃可知,各國的建設重心側重點略有不同。如美國、韓國、法國注重建設氫燃料汽車電池產業的基礎設施,如建設運輸路線、建設氫站;而日本則更重視,氫能源技術的發展,如氫能基本戰略涵蓋了氫能研發基礎、以及儲運技術等,日本的思路則更傾向于在氫燃料電池技術上取得領先地位,從而引領國際標準,在國際的競爭中取得先機。
該學院將在路上使用Mirai,了解校園之間的無排放性能,以及與英國氫氣和燃料電池SUPERGEN Hub合作的研究資源 。這個多學科組織匯集了學者和行業專家,探討氫和燃料電池如何克服挑戰,提供具有成本競爭力的低碳技術,幫助創造更安全的英國能源格局。
從1月下旬到2019年2月中旬,阿爾斯通的Coradia iLint將在德國巡回演出。氫燃料電池列車是世界上首創的。阿爾斯通在六個聯邦州展示其即用型氫技術,展示了非電氣化生產線的無排放替代品。路演將在萊茵蘭 - 普法爾茨開始,繼續在巴登 - 符騰堡州,薩克森州,圖林根州,柏林和勃蘭登堡。
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固定式發電、便攜式發電和交通運輸發電等。我國目前對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最為關注。中國的燃料電池研究始于1958年,70年代在航天事業的推動下,中國燃料電池的研究曾呈現出第一次高潮,期間多項技術獲得突破。到90年代中期,由于國家科技部與中科院將燃料電池技術列入“九五”科技攻關計劃,推動了中國進入了燃料電池研究的第二個高潮,隨后國家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將發展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列為重點任務,將氫燃料電池汽車列為重點支持領域,加大了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