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營業收入達12.27萬億元,同比增長1.3%。
面對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復雜形勢,嚴格的物流管控讓系統內生產和銷售企業面臨巨大壓力,煉油銷售公司承擔著系統內原料氣的保供任務,物流配送難度大增,疫區中心的武漢企業的原料氣配送更是難上加難。
油價周四連跌第五日,觸及逾一年最低,因全球新冠病毒新增確診病例攀升加劇了市場擔憂,人們擔心疫情一旦演變成流行病,可能會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并打擊原油需求。
在上周的動蕩交易中,原油價格觸及一個月高點,然后回落,原因是市場對冠狀病毒的擔憂重燃,韓國,意大利和中東的感染和死亡人數上升。冠狀病毒的流行正在打擊經濟活動和全球石油需求,使石油價格陷入困境。主要的石油生產國和公司已逐漸適應中長期全球需求下降的現實。
國際能源署(IEA)負責人周二表示,冠狀病毒的爆發可能對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造成的沖擊超過當前預期。他補充說,該機構可能會進一步下調其石油需求增長預測。IEA執行董事法提赫·比羅爾在今天倫敦舉行的一次能源會議上表示:“我們肯定會看到過去十年來最低的石油需求,我們可能需要對其進行下調。”
2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網上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美國委內瑞拉問題特別代表稱建議中國、印度等國拒絕從委內瑞拉進口石油并表示華盛頓將繼續說服那些繼續支持委內瑞拉現行體制的國家停止行動,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卡塔爾周三晚間表示,卡塔爾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商之一,正在與中國的進口商合作,以在病毒爆發期間將部分石油和天然氣貨物重新安排或改道運輸至全球第二大LNG進口商。
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出口制裁不斷升級,不過,現在可能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印度原油進口由德黑蘭轉移到莫斯科。
石油價格周五上漲,此前俄羅斯稱其支持對歐佩克及其生產國盟友深化減產的建議,因為中國正與打擊全球市場的冠狀病毒流行作斗爭,因原油需求萎縮。
油市也沒能逃過這一輪黑天鵝——又一輪大跌之后,原油不可避免地踏入了熊市。供過于求的格局本就讓原油價格低迷不振,突發的疫情卻進一步加劇了全球能源需求的擔憂。如今,沙特已經坐不住了,市場上頻頻傳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醞釀減產的消息,只是油價依舊“跌跌不休”,減產這一招是否能夠奏效,可能還要另說。
連日來,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中化集團四家石油央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保供,多措并舉,全力以赴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服務好全國人民的油氣需求和疫情防控需要。
歐佩克成員國及其盟國俄羅斯將在本周召開技術會議,分析自冠狀病毒流行以來的油價下跌。消息人士稱,石油輸出國組織將于周二和周三在維也納的一個“聯合技術委員會”召集專家。
中國是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每日消耗約1,400萬桶石油,相當于法國、德國、英國、日本、韓國、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的需求總和。隨著疫情影響經濟,中國的石油需求已下降約每日300萬桶,相當于總消費量的兩成。
中國石油海外油氣業務取得歷史性突破。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石油全年海外權益產量已達1.04億噸。“1億噸”意味著什么?它意味著中國石油在海外所擁有的油氣田項目的份額產量之和達到了1億噸;意味著中國石油的海外權益產量占到了中國企業海外權益總產量的50%,對于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發揮重要作用。“1億噸”更意味著中國石油深度參與全球油氣生產運營,在成為“世界企業公民”征程上邁出了重要一步。2019年,中國石油的產量約占全球油氣總產量的4%。
廣州海關16日消息,自去年12月中俄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一個月以來,共有3.28億立方米天然氣從俄羅斯恰揚金氣田輸入中國,目前已順利完成價值4.7億元的天然氣申報納稅工作。
最新油氣貿易新聞,油氣貿易動態,油氣貿易文章,油氣貿易介紹,油氣貿易政策,技術,數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