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新疆電網建設累計投資717億元,建成疆電外送第四通道,補強750千伏骨干環網,750千伏電網向南延伸至和田地區、向北延伸至阿勒泰地區,新疆電網成為全國最大的省(區、市)級電網。
“作為第24屆冬季奧運會重點配套工程,張北柔直工程是‘綠色奧運’‘低碳奧運’理念的實踐。”國家電網冀北電力建設部項目高級主管劉中華表示,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投運后,每年可向北京地區輸送清潔電量約225億千瓦時,不僅能夠滿足冬奧會需求,還將大幅提升北京地區新能源電力消費比例,折合每年節約標煤78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40萬噸。
工信部最新統計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5G基站累計超40萬個;截至7月底,5G終端連接數已達8800萬。
最近,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工會致防汛救災一線職工慰問信,正確評價公司上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中的積極意義,充分肯定立足牢固樹立安全生產“四個最”意識,提出“五個確保”工作要求,更好地發揮“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助力打贏防汛救災攻堅戰取得的成績。
最近,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毛偉明與國網江西、湖北、湖南、安徽電力視頻連線,聽取防汛工作匯報,了解基層實際情況,慰問一線干部職工。毛偉明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筑牢電力防汛“銅墻鐵壁”,讓電網鐵軍精神在抗洪搶險一線熠熠閃光。
報載:最近,國務院國資委公布了中央企業負責人2019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再次獲評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考核得分位于央企前列。國資委自2004年實施經營業績考核制度以來,國家電網已連續十六年獲得中央企業業績考核A級。
最近,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壓緊壓實責任,勇于擔當作為,對防汛救災工作再部署、再落實,全力確保電網安全度汛,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毛偉明主持會議并講話。
一塊塊淺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黃河之水推動水電機組將水流動能轉化為電能,茫茫戈壁灘上葉片飛轉日夜發電,來自三江源的“綠電”,滿足青海本地生產生活使用之余,正越過重巒疊嶂源源外送……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腹地,近年來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方興未艾。三江源“綠電”為青海產業發展提供充沛清潔能源,也正助力青海產業結構朝綠色化方向轉型。
報載:最近,經國務院聯防聯控指揮部批準,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組建的醫療及專業緊急支援隊伍一行130人,包括電網工程技術人員、施工人員、醫療服務人員、后勤人員等,坐民航包機赴巴基斯坦,支援默蒂亞里至拉合爾±660千伏直流輸電項目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設,同時還運輸了蓮花清瘟膠囊、肺炎1號等藥品和口罩等防疫物資。
最近,中電聯電力發展研究院發布《中國電氣化發展報告2019》顯示,預計到2035年,我國發電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55%—57%,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36%—38%。屆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中國電氣化進程總體將處于電氣化中期高級階段,特別是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將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十三五”以來,國家核準建設的大中型水電站中的涉及貧困地區的主要有黃河瑪爾擋等10個,項目總裝機2770.4萬千瓦,年發電量1083億千瓦時,總投資約3347.8億元,預計于2021—2025年間陸續投產,將努力實現小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發電與綜合利用的和諧統一,讓貧困戶穩定獲得小水電開發收益,助力脫貧攻堅。
截至7月底,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臺區月均同期線損率降低到3.64%、高損臺區數量比今年年初減少了56.3%,1~7月共減少損失電量1877.42萬千瓦時,涉及金額769.74萬元。
7月30日,國家電網公司成功定價發行14.5億美元+16億歐元雙幣種境外債券,創中資企業同期限債券歷史最優基準利率、最低發行利率,歐元債券歷史最大發行規模、最低信用息差,刷新了中資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多項紀錄。
近期,多家央企召開了2020年年中工作會議,部署下半年工作重點。據了解,全面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成為央企下半年工作重心;混改、重組、“新基建”是下半年央企改革發展的關鍵詞。
7月31日,由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的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提前實現階段性投產,為經濟快速復蘇的大灣區注入了強勁的綠色動能。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是根據《公司法》規定設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國家電網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承擔著保障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電力供應的基本使命,經營區域覆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