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3萬臺,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增量同比增長100.8%,隨車配建充電設施增量持續上升,同比上升322.9%。截止2021年2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75.8萬臺,同比增加41.2%。
從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由該公司投資建設的北京環球度假區充電站具備投運條件,成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集中式智慧有序充電站。該充電站共安裝901個充電樁,其中861個為新型交流有序充電樁,另有37個直流充電樁以及3個專門滿足新能源大巴快速補電需求的大功率直流充電樁,這將進一步保障該地區綠色低碳出行。
隨著國家層面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銷量猛增,然而車主在安裝充電樁的環節卻遇到了麻煩。
據易車網報道,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廣汽埃安超級充電站亮相。從圖片中可知,該充電站正是此前傳聞的“廣汽埃安超級充電站”,地址位于青島。事實上,關于該充電站此前就已曝光,從充電樁上的數據來看,這款超級充電樁的功率十分夸張。
多年來,新加坡在推動電動汽車發展方面一直做得不多,但現在當地已經開始接受電動汽車。新加坡交通部部長王乙康上周稱,“即使用化石燃料發電”,從燃油車轉向電動汽車也會對凈碳排放產生積極影響。上個月,新加坡承諾在五年內為電動汽車相關項目提供3000萬新元(約合2200萬美元)的投資。
意味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前端的引導和扶持基本已達預定目標,新能源汽車發展將從“造車”的初級階段進入市場錘煉的新層面。
南方電網海南電網公司25日介紹,海南首個“風光儲充換”集中式充換電站近日投運,可放大風、光、儲多能互補效應,提供電動汽車有序充電和協調控制解決方案,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新能源+充電設施”一體化建設運行模式。
歐洲動態2月8日消息:最新數據顯示,受歐盟和各成員國政府激勵措施推動,2020年歐盟電動車銷量占比從2019年的3%躍升至10.5%,表明歐盟市場燃油車的主導地位逐漸弱化,距離歐盟實現2030年電動車市場占有率35%-40%的目標更進一步。歐盟制定了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鼓勵汽車制造商將資源轉向清潔汽車,希望到2030年零排放汽車數量達到3000萬輛。為實現這一目標,歐委會計劃增設至少275萬個充電站。
1月26日,國網湖南電動汽車公司與中石化湖南分公司在長沙簽約,雙方決定按50:50比例合資組建瀟湘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這是國家電網和中石化系統成立的首家合資公司。
2月11日報道:新加坡政府今天(2月10日)公布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為城市綠化、可持續生活和綠色經濟各方面制定明確目標,希望推動公共領域、企業和個人在未來10年朝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
從5日舉行的浙江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省將加快電動汽車推廣使用,至2025年,建成智能公用充電樁達5萬根左右,自用充電樁25萬根以上。
當前全球最火的電動車,不用想都知道是特斯拉。雖然在歐洲,特斯拉還沒有拿到電動車銷冠的位置,但那是因為,在歐洲市場,特斯拉是全系進口車的原因。高額的稅費及運費成本,也導致特斯拉的價格與歐洲本土的電動車相比,沒有太大的價格優勢。
“十三五”時期是廣州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5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廣東視察,親自為廣東工作定位導航,明確要求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
2021年伊始,全國多地即發布充電樁產業發展鼓勵政策,新一輪建設周期開啟。例如昆明市提出,2021年全市將新建各類充電樁7.8萬槍,并確保年內每個鄉鎮建成一座充電站。同時,隨著5G、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充電樁領域的廣泛應用,充電樁產業數字化已成為大勢所趨。
近日,秦山核電廠區首批光伏充電樁正式投運,可滿足廣大職工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為加快新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清潔能源示范基地發展,秦山核電2020年4月啟動了廠區光伏車棚及充電樁項目實施工作,并開展前期充電樁安裝、設備調試、充電試運行等。該項目采用“光伏+車棚+充電樁”形式,不僅讓汽車防曬隔熱,同時利用車棚頂部光伏發電系統產生的清潔電能,可為電動汽車提供充電服務,實現了光伏發電、車輛停放、電動汽車充電等系統集成,具有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
充電樁是一種為電動汽車(包含純電動汽車和可插電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補充電能的裝置,類似燃油汽車所使用的加油站或加氣站,充電樁是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