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十四五”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快低碳綠色轉型。落實能耗雙控和2030年前碳達峰要求,進一步細化節能降碳任務,加快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運輸結構低碳調整。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實施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和轉型升級專項行動,大力推廣先進節能技術,有序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斷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據交通運輸部公眾號消息,7月19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主持召開部務會,傳達學習中央有關精神,審議《關于加強公路水運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等。
今年年初,鹽城濱海縣供電公司推出“開門接樁”服務新模式,主動對接濱海縣政府部門,出臺了《濱海縣居民住宅小區和公共建筑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指導意見》,對新建居住區、既有居民住宅小區兩種不同類型小區制定了專門的建設標準規范,從制度上破解充電樁接電難問題,打通了電動汽車充電的最后一米。
7月15日消息,特斯拉中國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6月新增32座超級充電站、120個超級充電樁,已于全國25個城市(縣)上線。
“手機點點,充電樁就會自動來找你!”日前,在金華市金東區吉成小微園區停車位附近,國網金華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正在調試一臺“移動式新型智能充電機器人”。
近日,南方電網第四代充電樁產品在廣州發布。新一代充電樁電表的高溫測試由70℃提高到80℃,安全系數更高。安裝有20個160 kW充電樁的充電站,每個充電樁每天充電4小時。如果使用第四代產品,充電站每年可節電25000度。
最近,在鹽城供電公司推動下,江蘇省鹽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出臺《鹽城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運行監測平臺管理辦法》。這也是江蘇省首個市級充(換)電設施監管平臺管理辦法,將統一布局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實現了車主、運營商和供電部門的三贏。讀來筆者生出許多感慨來。
7月7日,據媒體報道,從重慶交通運業有限公司獲悉,重慶市正在龍洲灣客運站、長生橋客運站、重慶長途汽車站、重慶火車北站南廣場汽車站、陳家坪長途汽車站、西永客運站、雙鳳橋客運站等7個地點,改建、新建500余個超級充電樁。
7月8日,特斯拉發文稱,截至6月30日,中國大陸已建設開放1200+座超級充電站,8700+個超級充電樁,配合700+座目的地充電站,1800+個目的地充電樁,覆蓋370+個城市及地區。
7月7日,商務部等17部門發布《關于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政策到期后延期問題。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臺下鄉支持政策,引導企業加大活動優惠力度,促進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
想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速度嗎?中國電商再次創新了方式方法,但這次創新產生了很大風險。近日,有消費者反映,網絡銷售平臺有商家推銷新能源汽車慢充改裝快充的轉接口設備,并提供一條龍改裝服務。記者調查發現,這種設備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加快充電速度的效果,但卻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記者近日獲悉,遼寧省交投集團啟動遼寧全域綠色高速智慧能源項目,并計劃在2022年末,建成充電樁400余座,實現遼寧高速服務區充電樁全覆蓋。
“雙碳”背景下,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成為我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節能減排的重要抓手,同時也對充電樁布局及供電穩定性提出更高需求。南方電網近年來加快推進城鄉充電設施一體化布局,著力為新能源車車主提供兜底、普惠的充電服務。截至2021年底,南方電網在廣東累計建設投運充電樁2.7萬個。
近日,國網利川市供電公司完成重慶市萬州區到恩施利川的綠色運輸專線充電樁的帶電搭伙、電纜鋪設、充電樁安裝調試等一系列工作。這也是恩施首個新能源重卡充電樁。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重慶市充電樁安裝量增長也十分迅速。6月16日,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5月底,重慶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17萬輛,已建成各類充換電設施約6.7萬個,其中居民充電樁的數量已超過5萬個。
充電樁是一種為電動汽車(包含純電動汽車和可插電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補充電能的裝置,類似燃油汽車所使用的加油站或加氣站,充電樁是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