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成員國同意,運用貨幣、財政、金融和結構性措施,實現強有力、平衡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IMF決策機構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10月8日發布第三十四次會議公報稱,全球經濟復蘇依然緩慢且不均衡,預計經濟增長明年僅將小幅回升,主要由新興市場經濟體帶動。
IMF與世界銀行10月7日至9日在華盛頓特區召開一年一度的秋季年會,下一次會議將于2017年4月22日在華盛頓特區舉行。IMFC通常每年會面兩次,分別在IMF世行春季和秋季年會。
公報指出,一些經濟體的經濟表現和抗沖擊能力已經改善,金融市場的近期風險已基本緩解。然而,全球需求增長緩慢,并且依然存在產出缺口;全球貿易、投資和生產率增長減緩;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中期金融風險上升。在這一背景下,經濟前景依然疲弱不振。經濟增長持續低迷暴露了潛在的結構脆弱性,各種風險進一步損害了潛在增長和實現包容性的前景。發達經濟體生產率增長減緩,并且仍然面臨危機遺留問題;一些大型新興市場經濟體目前正在進行的調整和存在的脆弱性帶來了挑戰;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對出口國造成影響,這些因素繼續拖累經濟前景。總的來說,不確定性和下行風險高企,長期以來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全球化和技術變革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好處。然而,經濟前景越來越受到封閉型政策的威脅,包括保護主義的抬頭和改革的停滯。IMF將致力于設計和實施有關政策,解決那些被時代甩下的人擔心的問題,并確保每個人都有機會從全球化和技術變革中受益。
IMFC主席、墨西哥中央銀行行長卡斯滕斯(Agustín Carstens)當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會議呼應了IMF總裁拉加德所稱的全球經濟增長“太慢、太久、惠及太少”,許多討論均與此相關。
政策回應
公報指出,IMF更加堅定地承諾,將致力于實現強勁、可持續、具有包容性、有利于創造豐富就業機會、更加均衡的經濟增長。IMF將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結構性改革、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既在一國內實施,也在各國間聯合實施。正在增強有關政策,以提升信心和抗沖擊能力,維護金融穩定,并確保所有社會成員都有機會從全球化和技術變革中受益。IMF鼓勵那些受貿易條件持續惡化嚴重影響的國家推進政策調整。IMF認識到,匯率的過度波動和無序變化會對經濟和金融穩定產生不利影響。IMF將避免采取競爭力貶值措施,并且不將匯率用于競爭目的。IMF重申,將致力于清晰地溝通政策態勢,并抵制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IMF還將加強對維持經濟開放和重振全球貿易的承諾,以此作為促進全球增長的關鍵手段。
IMF的重點任務包括,實施有利于經濟增長的財政政策,繼續實施支持性貨幣政策,實施有重點的結構性改革,推動結構性改革,實施有效的金融部門政策,加強全球合作。國際層面的協同努力是實現以下目標的關鍵:促進全球貿易;維持全球再平衡的進展;管理經濟和非經濟沖擊帶來的溢出效應;確保公平、高效和透明的國際稅收環境;處理恐怖主義融資、腐敗和非法資金流動的來源和渠道;以及解決代理行關系削弱的問題。實施全面、協調、隨時間推移保持一致、能夠利用協同作用的政策行動,將放大各國政策行動的有利跨境溢出效應。IMF將繼續加強國際金融架構,包括全球金融安全網。
基金組織的資源和治理
為了維持基金組織現有貸款能力,IMF歡迎26個成員國提供的2600億特別提款權(3600億美元)的資金承諾,其目的是確保基金組織能夠在執董會批準的強化治理框架下繼續利用雙邊借款。IMF對繼續利用多邊借款協議的必要性表示支持,并呼吁基金組織成員國廣泛參與,包括通過簽訂新的協議。
展望未來,IMF重申將致力于保持強健、基于份額、資源充足的基金組織,維護其在全球金融安全網中的核心作用。IMF將致力于完成第十五次份額總檢查,并就新的份額公式達成一致,在此基礎上調整份額比重,以使具有活力的經濟體的份額比重能夠提高到與其在世界經濟中相對地位相一致的水平,因此,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作為一個整體的份額比重很可能會提高;同時,還將保護最貧窮成員國的發言權和代表性。為了保證有足夠時間取得必要的廣泛共識,根據上述目標,IMFC支持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關于調整完成第十五次檢查時間表的建議,即在得到理事會批準后,將完成檢查的時間調整到2019年春季會議之前,不晚于2019年年會。IMFC要求執董會這實現這一目標制定具體的工作日程。
IMFC支持基金組織利用新技術,包括改善知識管理,以提高自身靈活性和有效性。IMFC重申,必須保持基金組織工作人員的高素質,并提高工作人員的多元化程度,支持促進執董會的性別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