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7月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說,從今年3月份以來,制造業PMI持續下降,表明當前傳統制造行業處于去產能進程中,逐漸壓縮產能,同時也反映出市場需求較疲弱。近期制造業PMI波動平緩,近4個月環比波幅都在0.1%以內,表明制造業PMI整體運行平穩。
7月份,制造業PMI五大分項指數中,生產、新訂單、供應商配送時間三項環比分別下降0.4、0.1、0.2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從業人員指數各自上升了0.3個百分點。連平表示,分項指標整體下降,反映當前制造業經營狀況仍有下行壓力。
連平表示,當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處于低位,應鼓勵企業加大對資源能源產品的進口,獲得購進價格較低的價格福利。
數據還顯示,7月份,大型企業PMI環比上升0.2個百分點至51.2%,中、小型企業分別下降0.2、0.5個百分點至48.9%、46.9%。
連平指出,大型企業PMI連續兩個月上升,近五個月都處于榮枯線以上,受到穩增長政策拉動的作用明顯,基建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年初以來房地產投資改善、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等與大型企業運行較為密切。中、小型企業PMI處于收縮區間,經營狀況難以改善。由于大量中、小型企業處于大型企業上游產業鏈條,穩增長政策帶動大型企業生產回暖之后,將逐漸提振相關產業鏈條需求,政策作用有待進一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