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財政部公布前4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今年1-4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平穩,雖然收入、利潤同比繼續下降,但降幅分別比上月收窄1.3個和5.4個百分點。此外,煤炭、鋼鐵和有色等行業繼續虧損。
具體來看,央企與地方國企利潤增速均不樂觀,其中,央企實現利潤5054.1億元,同比下降6.6%,地方國企實現利潤1468.5億元,同比下降14.2%。此外,各行業國企經營狀況“冷熱不均”態勢依舊延續,交通、石化和醫藥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石油、化工和建材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較大;煤炭、鋼鐵和有色等行業則繼續虧損。
事實上,煤炭和鋼鐵行業的虧損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劉振江曾公開表示,去年是鋼鐵行業“真正的嚴冬”,鋼鐵企業主營業務全年累計虧損超過千億元,同比增虧24倍。而去年前3個季度,國有及國有控股煤炭企業累計虧損額達28億元。
分析認為,目前我國煤炭和鋼鐵行業供過于求,產能過剩嚴重,再加上進口煤和清潔能源的沖擊,導致煤炭和鋼鐵業利潤下滑明顯。不過,隨著穩增長持續加碼、去產能目標進一步明確及1000億元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逐步到位,這一形勢或有望得到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