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共同編制的2016年一季度中經產業景氣指數28日發布。
景氣監測結果表明,當前我國工業仍處于結構調整與“去庫存”進程中,一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為91.9,與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在連續6個季度下滑后出現相對平穩的運行態勢。
中經產業景氣指數所采集的工業行業包括裝備制造、煤炭、石油、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化工、IT設備制造、醫藥、服裝、文體娛樂用品等。監測的11個重點產業中,能源、原材料行業延續回落走勢,裝備類行業發展相對穩定,而消費類行業內部差異較大,文體娛樂用品制造業表現最為搶眼,中經文體娛樂用品制造業景氣指數比去年四季度上升1.0點。
從指數運行情況看,傳統行業調整任務依然艱巨,“去產能”“去庫存”將是傳統行業發展的主線。經過初步季節調整,一季度煤炭、粗鋼產量同比下降6.4%和5.7%,10種有色金屬產量2010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鋼鐵和有色金屬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72.9%和12.4%,煤炭行業出現2002年以來首次的行業整體虧損。3個行業投資繼續低迷,其中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降幅達到30.1%。
當前工業經濟兩極分化明顯,資源型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依然突出,而信息化、智能化等新產業、新模式正在加速成長。分行業來看,利潤增長較快的行業是與消費升級相關的食品、紡織服裝、家具等制造業以及與產業升級相關的和技術密集型的醫藥、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等制造業。2016年一季度服裝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0%,在連續8個季度持續小幅下降后首度出現回升;醫藥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在各工業大類中位居前列;IT設備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國內需求仍然平穩增長。
與國內需求回暖形成鮮明對比,出口形勢較為嚴峻。一季度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4.8%,降幅繼續擴大。服裝出口額同比下降16.7%,降幅比去年四季度擴大5.8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6.5%,降幅擴大6.0個百分點;IT設備出口額同比下降16.6%,降幅擴大12.6個百分點;化工產品出口額同比下降16.5%,降幅擴大8個百分點。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和促進提質增效,政府部門全面深化改革,多方面多層次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同時,加大市場出清力度,恢復市場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