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業巨頭美國通用電氣(GE)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段小纓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轉型和成長將是中國經濟的兩大主線,2016年中國經濟走勢預期樂觀,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成長的支柱。
段小纓表示,中國的發展觀從重速度、規模逐步轉向重質量、效率。她說:“盡管2015年GDP增速有所放緩,中國仍是全球經濟成長的支柱。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的態勢令我們對未來抱有信心。‘十三五’期間,中國政府所推進的一系列旨在調結構、去產能、經濟全球化的舉措,將為中國經濟帶來新的亮點。”
她介紹說,與中國經濟共同轉型和成長是GE戰略的核心。面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業務重心集中在基礎設施、能源、科技等領域的GE,通過加深本地化、拓展本地合作和推進數字化工業轉型戰略加以應對。
“近年來,工程總承包(EPC)企業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借鑒,”段小纓介紹說。
據了解,中國EPC加速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加強與全球金融機構、國際設備供應商以及各地區基礎設施運營商的合作,有效整合、利用全球最優資源,通過共同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的模式向全球拓展。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工程總承包輸出國。
面對當前中國經濟轉型為世界帶來的多方面影響,段小纓說:“中國政府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建設,以及繼續拓展國際合作、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的政策,對于通用電氣在中國而言,都是積極正面的信號。”
據悉,中國是GE全球第二大市場,也是GE全球業務中極為重要的部分。在中國與世界經濟“雙向互動”規模不斷擴大和深入的背景下,段小纓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將成為中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特有的優勢。而GE也將積極拓展同中國EPC的緊密合作,投入技術、產品、服務和全球資源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共同提升全球競爭力。
據介紹,在同EPC海外項目合作中,GE為所承建的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力和油氣基礎設施提供了價值超30億美元的設備。其中GE同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合作推動非洲地區的清潔能源項目,被列為中美經貿務實合作的示范項目。
中國政府近年大力推行的簡政放權以及鼓勵創新等政策,也為GE在中國的發展帶來很多積極影響。
段小纓說,多年來中國政府的高效服務和靈活的政策環境為公司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正因如此,GE亞太研發中心、亞太全球運營中心以及GE全球主要醫療、能源制造基地紛紛落戶中國,并在GE全球業務中扮演重要角色。
據段小纓介紹,在產業升級層面,GE的工業數字化轉型與“中國制造2025”契合緊密,為“互聯網+”的推廣提供新路徑。2015年,GE同中國電信啟動戰略合作,實現了工業互聯網Predix軟件平臺與中國電信的電信基礎設施和增值服務對接。今年,GE將在多個行業領域啟動客戶共創項目,與航空、能源和醫療領域的中國企業共同開發基于工業互聯網的軟件應用,幫助中國直接通過數據分析預測優化資產運營,以創造價值。
段小纓說:“我們相信,數字化工業既是GE未來的方向,也將為中國經濟未來增長和‘中國制造2025’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