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J-CRB全球商品指數,今年以來跌至2001年以來的新低,累計跌幅近20%止于185.13點,而后周線級別出現振蕩和修復性反彈行情。TRJ-CRB指數近30年來的價格圖譜告訴我們,200點之下持續時間極為短暫,我們認為,這是重要的價格信號,或暗示熊市空間進入尾部。
美元指數高位上漲遲滯,周線級別走勢趨弱,美聯儲年內升息預期降溫,新興市場貨幣出現較大規模走升,風險偏好10月有回升跡象。國際原油價格,脫離低位上漲超過20%,轉入技術牛市波動,敘利亞地緣政治因素對價格刺激作用仍待發酵。國際有色金屬價格,因嘉能可宣布減產計劃,而走出下半年以來形成的下降通道。CBOT大豆在美豆供需報告利空散盡后,突破一月有余的底部整理區間。
國內經濟數據疲弱,內盤普遍弱于外盤。其中,尤以黑色產品系列為甚,焦煤、焦炭艱難磨底,鐵礦石價格低位反復振蕩,塑料與聚丙烯重心有下移跡象。產業因素主導下,煤炭系列、玉米、玉米淀粉、雞蛋等品種的趨勢下跌勢頭猛烈。受結構性因素驅動,棕櫚油、豆油等多頭趨勢較為順暢,粕類陷入振蕩市況。
美國年內升息受阻,提振風險偏好
美國9月非農就業人口僅增14.2萬人,失業率維持5.1%,勞動力參與率降至62.4%。9月非農數據轉入疲軟且遠遜于預期,令年內升息幾率降低,引發月初風險偏好的回升潮,新興市場貨幣印尼盾、馬幣林吉特大漲,全球主要股市走穩回升,原油、有色金屬、農產品出現輪動反彈的節奏。
長期以來,市場忌憚美聯儲按下升息按鈕,不斷放大悲觀預期,而一旦美聯儲真正加息,反而可能在最初的調整之后出現利空出盡的效應,使市場預期穩定下來。這種“買預期,賣事實”的邏輯,從最近幾次美聯儲啟動加息的周期來看,可以得到較好的印證。
從美國升息周期CRB指數波動統計表中可以看出,CRB綜合指數平均漲幅13.31%,僅1999年升息周期中,CRB指數出現小幅下滑,分類來看,金屬、工業原料類商品對經濟周期更為敏感,漲幅最大,油脂類平均獲得小幅負收益。WTI原油期貨平均漲幅61.68%,歷來是最富彈性的商品。美聯儲今年政策會議還有兩個,分別為10月27—28日,12月15—16日,美聯儲9月FOMC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對于通脹存在擔憂,10月升息幾率較低。根據統計,近四個美國升息周期啟動之前,CRB指數漲跌幾率各半,均漲跌幅為1.23%,而歷次共同特征為市場的振幅加大,均振幅16.96%。
國內經濟增速下滑,政策支持加碼
19日即將發布我國三季度GDP數據,宏觀經濟先行指標9月官方和財新制造業PMI值,均落在榮枯線下方,暗示經濟下行壓力仍大,三季度國內GDP預期值6.8%,這將為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此前兩個季度,均勉力維持在7%的水平,四季度穩增長要求強烈。
在實體經濟全面走弱的背景下,我國的政策支持力度明顯加碼。包括收回未使用的財政存量資金用于穩增長和保障民生支出,擴大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范圍,出臺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具體措施,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等。另外,我國9月CPI大幅低于預期,同比1.6%,PPI同比-5.9%,走勢持平但連續第43個月下滑,通縮隱憂下,我國本季降準降息要求仍在,根據目前的經濟數據和市場環境,以及年內四次降準降息的節奏,10月發生降準的概率高。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2日召開會議,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重大問題。會議決定,十八屆五中全會將于10月26日至29日在京召開。歷屆五中全會,經濟問題是一大看點,長期發展規劃將對市場帶來重要指引,會議之前國內股市趨勢性反彈上漲或對大宗市場有溢出性影響。
USDA供需報告中性偏多
10月10日,美國農業部USDA供需報告顯示,2015/2016年度美國大豆產量將達到38.88億蒲式耳,低于9月預估的39.35億蒲式耳,且低于交易商預估均值39.08億蒲式耳。因播種面積和收割面積大幅下調,美豆收割面積下調至8240萬英畝,高于市場預期,9月報告為8355萬英畝。下調美國2015/2016年度大豆年末庫存預估至4.25億蒲式耳,低于上個月預估的4.50億蒲式耳。因天氣良好,加之優良率進一步提高,新作單產小幅上調至47.2蒲式耳/英畝,至此,美國大豆本年度產出峰值過去,對國際大豆價格形成利好。
美國和澳大利亞政府預測機構近期多次警告,厄爾尼諾現象可能達到近20年來最嚴重程度,極端天氣可能波及亞洲和全球其他地區主要農作物種植區,并推高部分農產品價格。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稱,在糖和牛奶價格上漲的推動下,9月全球食品價格在18個月以來首次上升。強厄爾尼諾將導致2016年東南亞棕櫚油顯著減產,預計幅度在5%—7%,這對棕櫚油價格而言,是長期利好,有待歲末進一步發酵。
經濟數據和重要的議息會議等不確定性干擾較為頻繁,我們仍強調風險控制,交易周期上長短結合,品種配置多元分散,風險增大時努力對沖化解,為博取更好的收益空間,兼容左、右側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