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1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由于連續虧損、拆遷補償工作進度緩于預期,公司無法足額兌付當日到期的人民幣中期票據“10英利MTN1”本金,到期本息合計10.57億元,構成實質違約。
天威英利方面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利用拆遷補償資金償還的到期中票本息總計7億元。其中,本金6.43億元(按債券持有人持有中期票據的比例分配),利息0.57億元。
可以看到,受過去幾年光伏行業整體形勢低迷的影響,天威英利已連續多年出現虧損。2012年、2013年、2014年,天威英利的凈利潤分別為-6.32億元、-4.48億元、-3.25億元,總計虧損達14.05億元。顯然,盈利情況持續的惡化,使得公司難以用自身現金流覆蓋即將到期的中票本息,出現違約符合市場普遍預期。
“由于光伏產業長期低迷,資產大幅減值,因此發行人的實際償付能力明顯低于賬面顯示水平。”海通證券宏觀債券首席分析師姜超如是稱。
記者亦觀察到,天威英利多年的營運虧損持續侵蝕著公司資本金。考慮到目前發債人仍有大量資產以委托貸款和其他應收款等形式被關聯方占用,且占用時間已經較長,短期難以回收,則公司本身實際可調用的資金對其債務的保障程度已然十分有限。
“發行人存量債務的下一期中票‘11威利MTN1’將于明年5月到期,屆時本息應償還14.86億元。公司目前尚未采取增加擔保等措施,而‘10英利MTN1’的違約,很可能觸發‘11威利MTN1’加速到期,從而再次加大公司的償債壓力。”姜超指出,考慮到光伏行業的低迷現狀短期難以改善,預計公司剩余債券的兌付概率依舊很低,風險仍需持續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發生信用風險的各券種,“ST湘鄂債”“12中富01”“11天威MTN2”逾期問題仍未解決;“12桂有色MTN1”“12舜天債”“08二重債”等國企債券雖借助外部力量暫時解決了到期債務償付問題,可主體經營狀況仍未好轉,后續到期債務尚存違約風險;“11威利MTN1”“12龍煤控MTN1”“12鄂華研”“12吉兮泰MTN1”等瑕疵個券即將到期,屆時本息償付情況同樣堪憂。由此可見,當前投資人仍應加強防范因個券違約而導致的信用尾部風險,以及個券違約亊件對信用債市場的沖擊。
來自中國中投證券的研究觀點認為,后續投資者應重點關注各集團體系中弱勢發債主體的信用風險。尤其是存在關聯交易規模大、資產轉移跡象明顯、核心業務板塊或業務區域被剝離、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不高等常見特征的集團內弱勢發債主體,針對此類個券建議重點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