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個海運碼頭近日啟用。全國最大無煙煤企業山西陽煤集團同時宣布,將在渤海新區建設煤炭碼頭。
隨著重工業產品遭遇市場困局,位于山西的內陸大型資源型企業紛紛投資海運,尋求“出海”轉型路徑。
60多年來,山西累計產煤150多億噸。2014年,噸煤利潤大跌,煤化工、重型機械產品市場嚴重萎縮,山西經濟遭遇明顯下滑。
2014年12月底,山西首個海運碼頭太重集團自建碼頭在天津港啟用。這座碼頭是京津冀地區承載力最大的海運碼頭,啟運的首批大型冶金設備從渤海灣發往湛江。
太重集團是中國重要的起重、挖掘和航天發射設備生產基地。過去,大型產品須通過公路、鐵路拆裝運輸,加大了運行成本。
據介紹,太重重件碼頭以重大件為特色,承接設備、鋼材等港口裝卸業務,包括4個5萬噸級舾裝泊位、3條出運航道以及一個1萬噸級大件出運泊位,擁有京津冀地區承載力最大的3萬噸重件出運通道。
太重集團總經理張志德說,這個專業化碼頭是山西唯一的出海碼頭,將有利于大型機械產品整體快速發運國內外,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低迷的煤炭市場促使山西煤炭企業尋求便捷、低成本的“出海之路”。山西陽煤集團近日也宣布,將同滄州港務集團共同在渤海新區建設煤炭碼頭。首期規劃建設10萬噸級煤炭泊位,并在黃驊港大宗散貨物流園區建設配套物流項目。
此前的2014年11月,山西山煤集團第三艘47500噸級散貨船實現交接。投用后將主要承擔國內沿海、長江中下游及珠江三角洲地區散貨營運。
陽煤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無煙煤基地和重要的煤化工企業。目前企業面臨較大的庫存和運輸壓力。陽煤集團負責人說,項目建成后,可打通煤炭及化工產品出海通道,提高運力,降低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