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國內市場葡萄酒價格走勢上看,中國商務部啟動針對歐盟葡萄酒‘雙反’調查半個月以來,并未導致國內進口葡萄酒價格飆升,這是因為盡管中國已經是世界葡萄酒進口大國,但進口葡萄酒來源日益多元化。”近日,在廣西南寧舉行的中國西南省區進口葡萄酒渠道經銷商會議上,中國—東盟葡萄酒協會副會長吳建琴作出這樣的判斷。
6月5日,中國商務部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以反制歐盟對華光伏“雙反大棒”,但調查啟動半個多月,葡萄酒批發零售市場價格波動不大,即便是進口葡萄酒價格也未出現大規模漲幅。
常年在中國西南省區從事進口葡萄酒銷售的經銷商柏氏林說:“中國進口葡萄酒來源地非常廣泛,既有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歐盟國家,也有大量來自澳大利亞、智利、阿根廷,甚至還有來自美國、巴西。就我經營的酒莊而言,歐盟國家的葡萄酒和新大陸的葡萄酒基本上處于4:6的比例。”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歐盟葡萄酒盡管名聲在外,但價格昂貴屬于“貴族消費”的定位,使得在經濟形勢不明確的情況下,新入行的經銷商不太敢大量進貨,而南美洲的葡萄酒價格相對低廉,加上人民幣升值效應,使得這一區域葡萄酒進入中國市場的份額快速飆升。
中國—東盟葡萄酒協會對會員單位的統計數據表明:只有32%的葡萄酒來自歐盟國家和地區,46%來自澳大利亞、智利和阿根廷等國家和地區。商務部公布“雙反”調查程序啟動后,并未出現加快進口歐盟葡萄酒的趨勢。
中國西南地區酒類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吳衷說:“國內葡萄酒價格并未受到‘雙反’調查的影響,這意味著國內市場的多元化,也意味著中國正在成為位居全球前列的葡萄酒消費市場,相比之下,消費市場對生產國的依賴程度,要遠低于生產國對消費市場的依賴程度。”
來自全球葡萄酒行業協會的預測表明,到2017年中國葡萄酒市場消費能力將達到28億升至30億升,消費總額翻番,有望超過900億元人民幣。進口葡萄酒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2012年進口葡萄酒已經占據中國市場份額的19.4%。業內人士預計,未來5年,進口葡萄酒在中國葡萄酒消費的份額很可能提高到30%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