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經濟成長料增強,歐元區則更趨疲弱
* 數據料顯示美國第二季經濟成長減緩
本周將出爐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將呈現好壞不一的全球經濟圖景,緊縮政策繼續遏制歐元區經濟活動,但寬松政策則幫助刺激日本經濟成長。
美國公布的數據料顯示第二季初經濟增長動能有些減弱,而中國經濟前景也不大可能有很大改觀。
“我們預計全球經濟成長在第二季將進一步減速,主要受歐美的財政撙節措施影響,”Moody's Analytics駐悉尼的首席國際經濟分析師Ruth Stroppiana表示。
路透調查顯示,歐元區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料較前季萎縮0.1%,低于第四季的萎縮幅度0.6%。
改善將主要反映德國經濟恢復增長,這有助于抵消法國和意大利的持續低迷。另一個可喜的跡象是,歐元區3月工業生產可能加速,但增幅仍不均衡。
野村國際的資深歐洲經濟分析師Nick Matthews表示,“第二季開局的一系列調查數據疲軟,但工業生產數據轉強應該為第二季打下堅實的基礎,加上汽車銷售也相當強勁。”
在歐元區奮力擺脫衰退之際,日本經濟在第四季持平后,或將有所改善,這部分歸因于政府為結束二十年通縮所推出的激進舉措。
巴克萊駐東京的分析師還將預料中的經濟增長,歸功于消費者和企業在增值稅提高前增加支出。分析師預估,日本第一季GDP料較前季增長0.7%。
“我們仍期待實質GDP增速穩步加快。早期數據顯示,民間消費在第二季依然堅實,”巴克萊首席日本經濟分析師Kyohei Morita表示。
預算削減帶來的壓力
在美國,形勢并不如此光明。雖然有跡象顯示盡管政府大舉削減預算,就業市場還是展示出韌性,但其他經濟領域承受壓力。
美國4月零售銷售料連續第二個月下滑,主要因為汽車需求疲弱。不過,周一的報告料顯示出一定的潛在力道。
但由于薪資增長乏力以及儲蓄增速放緩,消費者對經濟的提振作用將有限。
“盡管股市創紀錄高位且房價年漲幅呈兩位數,但并不能保證消費者的消費意愿保持韌性,”Bank of the West首席經濟分析師Scott Anderson說。
經濟中的生產領域料也不會帶來太大幫助。4月工業生產可能疲弱,制造業產出料持平。
由于經濟成長前景低迷,通脹開始下降,分析師稱,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能連續第二個月下滑,核心CPI料僅微幅上升。
這樣的數據應會確保美聯儲維持貨幣刺激舉措,每月繼續購買850億美元政府公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盡管一些決策者呼吁開始縮減購債規模。
中國經濟繼第一季成長蹣跚之后,第二季料也不會有很大改觀。
盡管上月的零售銷售可能增加,但背后的推動因素或許是通脹。
分析師也同樣警告不要對中國4月工業生產上升過度解讀。他們表示,上升的主要是今年4月的工作日比2012年同期多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