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潮之后,私募股權投資機構(VC/PE)新募集基金4月出現爆發性增長。清科報告顯示,上月VC/PE新募集基金共計13只,對于新增可投資本量68.98億美元。募集金額同比環比均有顯著上升。其中,環比上升15.47倍,較去年同期21.95億美元的募資規模也上升了2.14倍。而在基金類型中,城鎮化基金表現惹眼。
報告顯示,4月新募集基金中,12只為人民幣基金,共募集資金33.98億美元,占4月募集總額的49.3%,平均每只基金募集資金2.83億美元。此外,還募集建立1只美元基金,募集總額為35億美元,占4月募集總額的50.7%。
對此,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伴隨IPO再度開閘時間節點預期的臨近,給VC/PE機構在募資市場帶來了明顯的回暖跡象。
從基金類型來看,新募集的基金中成長基金最多,共有9只,占4月新募集基金數的69.2%,募集資金達50.35億美元。排在之后的為房地產基金2只,共募集資金2.31億美元。此外,基礎建設基金和創業基金各1只,分別募集資金16.01億美元和0.32億美元。
4月新設立的基金中,目標規模最大的基金是東方文鼎文化科技基金。該基金由西安曲江文化產業集團和深圳東方賽富投資公司共同發起設立,重在扶持曲江新區文化科技企業的發展,服務文化創意產業、科技文化和高新技術等項目。目前,國家政策旨在大力扶持文化產業戰略投資、支持和鼓勵文化企業上市融資發行企業債,這也使得文化創意產業全面升溫。
值得一提的是,4月城鎮化概念基金異軍突起,表現惹人關注。其中,新募集城鎮化概念基金共5只,占新募集基金數量的38.5%。上述5只新募城鎮化概念基金均為人民幣基金,共募集9.12億美元,占本月募資總額的13.2%,占本月人民幣基金募集總額的26.8%。
據了解,城鎮化的重點主要體現在生產結構、就業結構、消費模式、居住方式的轉變。自去年下半年起,“美麗中國”、“新型城鎮化”、“智慧城市”等概念相繼出臺。由發改委主導的《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稱“城鎮化將在未來十年拉動40萬億元投資”,種種跡象表明城鎮化將是長期、重要的投資主題,政府推動城鎮化的努力必然會對國內的產業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并帶來投資機會。
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新型城鎮化不同于以往的城市發展思路,強調消費升級和城市智能化。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可見未來的城鎮化進展中更強調消費結構升級、信息化城市、智能化城市。新型城鎮化不但關注房地產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他非傳統產業,例如醫藥、大消費、城市規劃等方面也將大大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