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澳洲的新消息稱,中國國家電網在澳大利亞進行了一項重要交易,該交易初看上去具有爭議,但可能實際上標志著中國企業在敏感的資源與能源領域采取更明智全球并購舉措的開始。
國家電網過去一年在全球大舉開展并購,該公司日前宣布,正從一個當地政府機構手中收購昆士蘭電網運營商ElectraNet 41%股權,但未說明交易金額。不過,澳大利亞媒體此前報導稱,國家電網將為這部分股權支付5億澳元(約5.23億美元)。
這項交易耐人尋味,因為就在不久前,澳大利亞政府出于安全擔憂,禁止中國電信設備供應商華為參與該國一個政府支持的全國寬帶網絡項目建設。本次交易可能還必須獲得澳政府的批準,此前中國石油巨頭--中海油也試圖以150億美元收購其位于加拿大的競爭對手Nexen。
中海油收購Nexen案獲得加拿大政府批準所需時間也比一般情況要長,也是因為加拿大對將敏感的能源和國家資源賣給如此一家大型中國企業感到擔憂。
那么,這次有什么不同,讓我得出上述關于該交易可能標志著中國能源與資源企業在全球并購中采取更明智舉措的開始這一結論?
答案只是一個詞:控制。
中海油收購Nexen后,將對其擁有完全控制權,但在本次交易中,國家電網只獲得少數股權。因此,昆士蘭政府將仍然保持對ElectraNet的控制,因為它將繼續持有該公司多數股權。
因而,國家電網的本次股權收購交易似乎更像一次短期投資,以便獲取一些利潤,而不是要長期持有以打造全球電網資產組合。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區別,因為和國家電網直接完整購買ElectraNet相比,澳大利亞政府和民眾可能會覺得當前這種交易威脅性小得多。
中國石油上個月就有類似舉動,當時該公司宣布一項協議,將同加拿大TransCanada公司在加國共同開發一項價值30億美元的輸油管道項目。在這一項目中,這兩家公司各占50%權益,同樣意味著,中國石油將不擁有該資產的完全控制權,且會受到其當地合作伙伴的緊密監管。與中海油收購Nexen案不同,中國石油這項交易自最初宣布后,并未受到國際媒體的注意,這意味著,當該公司申請政府批準時,可能不會遭遇多少反對。
所有這些讓我得出一開始的結論,即這些最新交易可能代表著中國企業在敏感的西方市場展開并購交易的策略轉變的開始。簡而言之,未來中國公司將開展更多此類非控制性股權交易,這種交易可能爭議更少,因為其中有強力的當地企業的參與,能夠對中方合作伙伴予以監控。
這種舉措的確看起來很明智,因為很多此類亟需資金的西方政府和企業將很歡迎中國在他們能源與資源領域的投資。他們不太希望看到的是,讓中國管理人員真正去經營這些資產,但通過此類非控制性股權交易,這一擔憂將被打消。
一句話:中國國家電網對澳大利亞ElectraNet少數股權的收購,可能標志著中國購買西方能源與資源企業非控制性股權風潮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