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方面改革呈現縱深推進、成效益顯的良好態勢,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增強了市場主體活力和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在國家發展改革委19日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徐善長說。
徐善長表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為重點,持之以恒推動改革舉措精準落地。對近年來已經出臺的改革舉措,堅持久久為功、持續發力,以釘釘子精神、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實,注重抓好起標志性、關鍵性作用的改革舉措,推動各項改革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增強改革執行力,使改革精準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
“放管服”改革方面,發展改革系統進一步減少審批,通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不斷優化管理和服務。“比如,在投融資體制改革方面,頒布實施了投資管理領域第一部行政法規《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第三次修訂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報請國務院印發實施《清理規范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實施方案》等。”徐善長說。
價格改革方面,電力、成品油、天然氣、水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取得新成效,醫療服務、鐵路客運等服務價格改革也取得重要進展。國有林場林區、電力體制、鹽業體制等重要行業改革舉措落地精準、進展順利;對外開放方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統籌推進利用外資、對外投資等重點改革,加快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面,生態文明目標評價考核、設立統一規范的生態文明試驗區等重大制度取得突破,進一步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穩步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此外,新型城鎮化、創新驅動發展、社會事業等重點領域改革也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發揮重要作用。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穩預期增信心為重點,積極主動謀劃推進既有利于解決當前問題,又為長遠發展打基礎的重要改革。”徐善長還回應了一些熱點領域改革的情況。
去年11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首次出臺的產權保護頂層設計。徐善長表示,圍繞保障競爭、公平、統一的市場經濟秩序,目前國家正加快推進民法典編纂工作。
對于廣受關注的公車改革進展,徐善長表示,中央和國家機關公車改革已全部完成;目前,除西藏、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外,其他省份省直機關車改已全部完成,已有26個省份完成了地市級車改、近20個省份完成了縣級車改;中央和國務院直屬的11家事業單位車改方案即將審核批復;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105家中央企業車改方案均已批復。
截至目前,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第一批脫鉤試點已基本完成,132家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實現與行政機關脫鉤。徐善長表示,第二批144家協會商會的脫鉤試點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第三批脫鉤試點今年也將全面啟動。
據悉,為統籌規范推進各類改革試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充分利用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平臺,指導地方和基層推動各試驗區緊扣改革主題、堅持問題導向、提高改革質量、強化制度供給,率先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改革新突破,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性經驗。同時,加快推進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服務業綜合改革、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和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試點示范等專項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