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近日該公司下屬物流惠州基地(下稱海油惠州基地)開展的全國首個海洋石油產業自動駕駛項目開始常態化運營,標志著海油惠州基地智能化水平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為基地的整體智能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對進一步推動中海油物流行業轉型升級、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探索意義。

海油惠州基地是極具海上石油產業特色的非標作業港口,不同于擁有標準化流程作業的集裝箱港口與干散貨碼頭,它具有作業流程與要素復雜、各作業環節關聯度大、系統協調難度高的特點,很難利用社會上通用的自動化工藝實現無人駕駛技術應用。

經過與合作方對海油場景匹配的大量研究,針對惠州基地升級改造難點,合力開創了基于全棧的“AiTrucker”L4級自動駕駛系統。通過車身搭載的激光雷達、智能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感知定位硬件系統,解決駕駛盲區大、駕駛環境多變、障礙物識別以及終端設備交互等難題。同時,結合高精度地圖與GNSS、慣導、激光雷達、智能攝像頭等多傳感器融合數據,AiTrucker幫助無人駕駛卡車實現厘米級精準定位,極大提升了作業精度與駕駛安全性。

“自動駕駛技術的成功落地,不僅提升了海油惠州基地的水平運輸作業效率,保障基地運營安全,緩解用工緊張與勞動強度,實現基地節能減排,降低運營管理成本,還為海油惠州基地及上下游產業鏈帶來可觀的經濟社會效益,打造出符合海洋石油產業特點的自動駕駛‘海油方案’,助力中海油更多傳統基地向智能化基地躍遷。”項目負責人物流研究所所長袁鵬說。

下一步,該技術將逐漸在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各基地和碼頭開展推廣應用,推動裝卸車作業、水平運輸環節全鏈條自動化發展。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將持續開展引領性科技攻關,加速推進海洋石油后勤保障智能基地建設,用科技助力油氣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的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