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煤大省山西,國慶長假期間遭遇強降雨侵襲。10月7日,汾河運城段迎來近40年最大洪峰,水流量達到每秒1000立方米以上。持續的強降雨導致山西臨汾多地出現道路坍塌,路面塌陷等情況。
在今年因煤炭供應趨緊、能耗雙控政策制約帶來多地限電限產的大環境下,山西暴雨是否會進一步加劇市場供需錯配形勢?瘋漲已久的動力煤價格,今冬還會否繼續上揚?
暴雨沖擊煤炭供應?
7月份河南地區遭遇暴雨洪災之后,10月初毗鄰省份山西也迎來罕見大雨。
據中國天氣網10月7日消息,今年國慶假期,山西遭遇強降雨侵襲,多地降水量打破10月上旬紀錄。10月7日,山西的降雨暫歇,但8-9日又將有一次降水過程。受暴雨影響,截至10月4日8時,山西共轉移10704名群眾,停產煤礦27座、非煤礦山99座、危化企業7家,停工在建工程231個,關閉景區74個。
眾所周知,山西是我國煤炭資源大省。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原煤產量共完成38.4億噸,同比增長0.9%;其中,山西省2020年原煤產量10.63億噸,成為國內歷史上第二個原煤年產量超過10億噸的省份,并且在產量上超越內蒙古,重新成為全國第一大產煤省份。
10月8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致電美錦能源相關負責人了解到,目前該公司生產一切正常,未受暴雨天氣明顯影響。該人士稱,近期有聽說山西地區煤礦停產的消息,但也并不是天氣因素導致。
暴雨是否會對當地煤炭供應形成沖擊?
“降雨對煤炭開采的影響整體有限,不過短期會對運輸形成沖擊。”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認為。據交通運輸部發布路況信息,截至10日6日17時,受降雨影響,山西境內G207黃崖洞段,G341臨汾段,G339太原段發生山體滑塌;四川境內S205后河村段發生路基沉降;陜西境內G108寧強段發生山體落石,G244江口柴家院至牛腦殼梁段發生多處山體滑坡,公路中斷,恢復通行時間待定。
程小勇分析,小長假期間,部分煤礦放假,并且,山西地區因強降雨導致部分煤礦停產、運輸線路受阻;而主要運煤通道大秦線已經正式開始檢修,秦皇島港煤炭庫存并沒有明顯增加,動力煤市場上中游供應仍沒有明顯改善。而需求端來看,雖然南方高溫天氣已經有明顯緩解,但北方遭遇冷空氣,氣溫降幅明顯,北部已經出現了零下溫度,取暖需求預期增加。
而焦煤市場上,在山西強降雨影響下,部分煤礦被迫停產,加上四季度電煤冬儲壓力較大,國內焦煤產量回升阻力較強,而進口方面小長假期間蒙煤進口受阻,優質主焦煤供應依然偏緊;需求方面,現階段焦化利潤尚可支持焦企生產,且焦煤雖持續累庫但較往年處絕對低位,后續補庫需求良好。總之,在焦煤供需矛盾并未解決的背景下,電煤保供將進一步擠壓焦煤供應回升的空間,使焦煤基本面維持良好,預計價格將維持偏強運行。
恒泰期貨研究所分析,2021年焦煤漲價的底層邏輯是供需雙弱,但受環保因素影響,供給端收縮更明顯,使得供需出現很大的缺口;焦炭價格上漲一方面供給端收縮,一方面受成本支撐;國慶期間,山西多日降大雨,發生了道路橋梁山體滑坡多處險情,阻礙了交通,已經影響到原料的正常拉運,同時因降雨影響,山西有幾十家煤礦被迫停產。為了避免停產風險,個別公司召開會議決定主動限產30%,焦炭供應量略有減少;短期焦煤供給難放量,全國力保電煤,部分煉焦配煤將以電煤形式銷售,供給持續收窄;在基本面強勢與期貨盤面深度貼水下,期貨易漲難跌,值得注意的是,雙焦絕對價格高,市場存恐高情緒。
后市警惕供應放量
山西暴雨對煤炭供給端的影響程度尚未有定論,但在煤價高企不下的市場環境下,相關政策保障冬季市場供應的力度有增無減。
9月29日,山西省保供十四省區市四季度煤炭中長期合同對接簽訂會就在山西太原舉行。按照相關要求,中央駐晉煤炭企業將保供天津、福建、河北、廣東、遼寧等5個省市。而據云南省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云南省能源生產供應保持穩定,增加值維持較高增速。
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云南全省復工復產煤礦119處,產能6400萬噸/年。其中復產煤礦72處,產能4255萬噸/年;復建煤礦47個,產能2145萬噸/年。前8月,全省規模以上煤炭生產企業生產原煤3686.08萬噸,同比增長12.8%。
值得關注的是,10月7日晚間開始,內蒙古能源局一份名為《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關于加快釋放部分煤礦產能的緊急通知》在網絡流傳。文件要求錫林郭勒盟、烏海市、鄂爾多斯市能源局、呼倫貝爾市工信局立即通知列入國家具備核增潛力名單的72處煤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從即日起,可臨時按照擬核增后的產能組織生產。有機構分析,內蒙古能源局發文,涉及72座煤礦,建議核增產能9835萬噸,并稱即日組織生產,且加快核增批復。預計實際可釋放產能規模約4500萬噸左右。
受此消息影響,10月8日國內期貨市場上動力煤主力合約呈現跌勢,A股市場煤電概念個股股價也悉數下行。
“內蒙的這份文件情況我們還沒有確切了解到,不過據全國范圍已知情況,目前相關部門政策調控力度確實比較大。”程小勇稱,雖然目前市場依然對煤價有看多情緒,但需警惕后續保供力度持續加大對價格帶來的沖高回落風險。他表示,今年年初山西省核定的煤炭產能本是10億噸,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據了解,山西核定產能今年已提高到了12億噸。目前當地煤炭企業已經生產了8.6億噸,后期還有3.4億噸的產能待釋放。保供力度越來越大,各地原來煤炭的年核定產能上限也都在提高。
他認為,海外能源轉型過快帶來的傳統能源缺口短期很難改善。十一小長假期間,國際原油、天然氣、國際煤價等能源價格持續大幅上漲。據了解,印度作為第二大煤炭進口國,其國內部分電廠存煤正在告急,進口采購需求攀升,日本、韓國近月進口量也以兩位數增幅增長;而與此同時,印度、蒙古、南非以及俄羅斯等煤炭出口國正在因為惡劣天氣、疫情以及航運等問題而出口量減少。即將進入四季度北半球需求旺季,各國采購煤炭意愿攀升,國際煤價可能很難有回落。
不過綜合考慮下,預計小長假過后,煤炭價格或延續節前強勢運行。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國內開始尋求更多進口煤市場,哈薩克斯坦煤炭抵達浙江,將緩解南方電力緊張情況,并且節前發改委要求煤炭企業在現有基礎上增加長協用煤供應,將很大程度上緩解電力企業采購壓力,加之國內嚴格實行能耗管控,中長期國內煤炭價格或逐漸回歸理性。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分析也顯示,供應方面,近期國內增產保供穩價信號不斷釋放,國內主產區均有序推動煤炭增產工作,大型煤企積極兌現長協,后期國內供應穩中有增預期較強。而需求方面,隨氣溫轉涼,居民用電負荷下降;同時國內局部地區高耗能行業減產,工業用電量增速也有放緩預期,電廠日耗將有下滑;但冬儲需求仍將對市場形成一定支撐。
在今年因煤炭供應趨緊、能耗雙控政策制約帶來多地限電限產的大環境下,山西暴雨是否會進一步加劇市場供需錯配形勢?瘋漲已久的動力煤價格,今冬還會否繼續上揚?
暴雨沖擊煤炭供應?
7月份河南地區遭遇暴雨洪災之后,10月初毗鄰省份山西也迎來罕見大雨。
據中國天氣網10月7日消息,今年國慶假期,山西遭遇強降雨侵襲,多地降水量打破10月上旬紀錄。10月7日,山西的降雨暫歇,但8-9日又將有一次降水過程。受暴雨影響,截至10月4日8時,山西共轉移10704名群眾,停產煤礦27座、非煤礦山99座、危化企業7家,停工在建工程231個,關閉景區74個。
眾所周知,山西是我國煤炭資源大省。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原煤產量共完成38.4億噸,同比增長0.9%;其中,山西省2020年原煤產量10.63億噸,成為國內歷史上第二個原煤年產量超過10億噸的省份,并且在產量上超越內蒙古,重新成為全國第一大產煤省份。
10月8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致電美錦能源相關負責人了解到,目前該公司生產一切正常,未受暴雨天氣明顯影響。該人士稱,近期有聽說山西地區煤礦停產的消息,但也并不是天氣因素導致。
暴雨是否會對當地煤炭供應形成沖擊?
“降雨對煤炭開采的影響整體有限,不過短期會對運輸形成沖擊。”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認為。據交通運輸部發布路況信息,截至10日6日17時,受降雨影響,山西境內G207黃崖洞段,G341臨汾段,G339太原段發生山體滑塌;四川境內S205后河村段發生路基沉降;陜西境內G108寧強段發生山體落石,G244江口柴家院至牛腦殼梁段發生多處山體滑坡,公路中斷,恢復通行時間待定。
程小勇分析,小長假期間,部分煤礦放假,并且,山西地區因強降雨導致部分煤礦停產、運輸線路受阻;而主要運煤通道大秦線已經正式開始檢修,秦皇島港煤炭庫存并沒有明顯增加,動力煤市場上中游供應仍沒有明顯改善。而需求端來看,雖然南方高溫天氣已經有明顯緩解,但北方遭遇冷空氣,氣溫降幅明顯,北部已經出現了零下溫度,取暖需求預期增加。
而焦煤市場上,在山西強降雨影響下,部分煤礦被迫停產,加上四季度電煤冬儲壓力較大,國內焦煤產量回升阻力較強,而進口方面小長假期間蒙煤進口受阻,優質主焦煤供應依然偏緊;需求方面,現階段焦化利潤尚可支持焦企生產,且焦煤雖持續累庫但較往年處絕對低位,后續補庫需求良好。總之,在焦煤供需矛盾并未解決的背景下,電煤保供將進一步擠壓焦煤供應回升的空間,使焦煤基本面維持良好,預計價格將維持偏強運行。
恒泰期貨研究所分析,2021年焦煤漲價的底層邏輯是供需雙弱,但受環保因素影響,供給端收縮更明顯,使得供需出現很大的缺口;焦炭價格上漲一方面供給端收縮,一方面受成本支撐;國慶期間,山西多日降大雨,發生了道路橋梁山體滑坡多處險情,阻礙了交通,已經影響到原料的正常拉運,同時因降雨影響,山西有幾十家煤礦被迫停產。為了避免停產風險,個別公司召開會議決定主動限產30%,焦炭供應量略有減少;短期焦煤供給難放量,全國力保電煤,部分煉焦配煤將以電煤形式銷售,供給持續收窄;在基本面強勢與期貨盤面深度貼水下,期貨易漲難跌,值得注意的是,雙焦絕對價格高,市場存恐高情緒。
后市警惕供應放量
山西暴雨對煤炭供給端的影響程度尚未有定論,但在煤價高企不下的市場環境下,相關政策保障冬季市場供應的力度有增無減。
9月29日,山西省保供十四省區市四季度煤炭中長期合同對接簽訂會就在山西太原舉行。按照相關要求,中央駐晉煤炭企業將保供天津、福建、河北、廣東、遼寧等5個省市。而據云南省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云南省能源生產供應保持穩定,增加值維持較高增速。
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云南全省復工復產煤礦119處,產能6400萬噸/年。其中復產煤礦72處,產能4255萬噸/年;復建煤礦47個,產能2145萬噸/年。前8月,全省規模以上煤炭生產企業生產原煤3686.08萬噸,同比增長12.8%。
值得關注的是,10月7日晚間開始,內蒙古能源局一份名為《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關于加快釋放部分煤礦產能的緊急通知》在網絡流傳。文件要求錫林郭勒盟、烏海市、鄂爾多斯市能源局、呼倫貝爾市工信局立即通知列入國家具備核增潛力名單的72處煤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從即日起,可臨時按照擬核增后的產能組織生產。有機構分析,內蒙古能源局發文,涉及72座煤礦,建議核增產能9835萬噸,并稱即日組織生產,且加快核增批復。預計實際可釋放產能規模約4500萬噸左右。
受此消息影響,10月8日國內期貨市場上動力煤主力合約呈現跌勢,A股市場煤電概念個股股價也悉數下行。
“內蒙的這份文件情況我們還沒有確切了解到,不過據全國范圍已知情況,目前相關部門政策調控力度確實比較大。”程小勇稱,雖然目前市場依然對煤價有看多情緒,但需警惕后續保供力度持續加大對價格帶來的沖高回落風險。他表示,今年年初山西省核定的煤炭產能本是10億噸,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據了解,山西核定產能今年已提高到了12億噸。目前當地煤炭企業已經生產了8.6億噸,后期還有3.4億噸的產能待釋放。保供力度越來越大,各地原來煤炭的年核定產能上限也都在提高。
他認為,海外能源轉型過快帶來的傳統能源缺口短期很難改善。十一小長假期間,國際原油、天然氣、國際煤價等能源價格持續大幅上漲。據了解,印度作為第二大煤炭進口國,其國內部分電廠存煤正在告急,進口采購需求攀升,日本、韓國近月進口量也以兩位數增幅增長;而與此同時,印度、蒙古、南非以及俄羅斯等煤炭出口國正在因為惡劣天氣、疫情以及航運等問題而出口量減少。即將進入四季度北半球需求旺季,各國采購煤炭意愿攀升,國際煤價可能很難有回落。
不過綜合考慮下,預計小長假過后,煤炭價格或延續節前強勢運行。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國內開始尋求更多進口煤市場,哈薩克斯坦煤炭抵達浙江,將緩解南方電力緊張情況,并且節前發改委要求煤炭企業在現有基礎上增加長協用煤供應,將很大程度上緩解電力企業采購壓力,加之國內嚴格實行能耗管控,中長期國內煤炭價格或逐漸回歸理性。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分析也顯示,供應方面,近期國內增產保供穩價信號不斷釋放,國內主產區均有序推動煤炭增產工作,大型煤企積極兌現長協,后期國內供應穩中有增預期較強。而需求方面,隨氣溫轉涼,居民用電負荷下降;同時國內局部地區高耗能行業減產,工業用電量增速也有放緩預期,電廠日耗將有下滑;但冬儲需求仍將對市場形成一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