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第三黨支部近日深入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對扶貧點的智能光電控水項目開展調研。副廳長孔令輝、省紀委監委駐省生態環境廳紀檢監察組組長秦瑞靜參加活動。
調研組一行實地察看了位于瓊中沖打林村的項目進展情況。據了解,沖打林村位于五指山腳下,是瓊中縣最為偏遠的鄉村之一。沖打林村降雨量雖大,但是地勢坡度大自然降水不易儲存,農業用水常年得不到保障。
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引進了節能環保領域中的創新技術即利用太陽能引水的“光電控水”技術,并爭取到200多萬元項目資金,2021年初在瓊中做了兩個試點,沖打林村就是其中之一。
該項目將太陽能發電、機械動力、智能控制與傳統水利相結合,為沖打林村找到農業灌溉的新模式,解決了村民用水難的問題。村民主動種植起了水稻、桑樹、綠橙、柚子等,土地不斷增值,實現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且因項目靠光伏發電,后期使用過程中不產生任何電費,更加環保、節能、低碳,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據悉,目前,瓊中運行的智能光電控水項目每年可為村民節約電費12.96萬元,在其25年的使用期內可節省電費324萬元,可節省標準煤2160噸,減排二氧化碳5383.8噸、二氧化硫162噸、碳粉塵1468.8噸、氮氧化物81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