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一年一度的水電界盛會——2020'中國水電發展論壇暨水力發電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中國華能集團聯合主辦。來自有關政府部門、中科院、工程院、行業組織、水電設計、建設、發電及有關企業、媒體等100多家單位的300余名領導、院士、專家、學者和代表出席大會。
1月6日上午10時,伴隨著開工炮的啟動,“十三五”期間西部重點水源建設工程跳蹬水庫在重慶市開州區岳溪正式開工建設。這是2020年全國第一個開工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總投資41.36億元,總庫容1.0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4250萬立方米),預計2025年建成投用。
2020年1月5日,隨著大壩11#壩段在高程2049m收倉,由中國電建水電七局?華東院組成聯合體承擔的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EPC水電項目——楊房溝水電站大壩最大澆筑高度已達102m(設計高度155m)。
1月7日據中國三峽集團消息,三峽工程2019年運行情況良好。大壩工作性態正常,電站機組運行安全穩定,船閘持續保持安全高效運行,升船機試通航運行安全有序,防洪、航運、發電、補水等綜合效益顯著發揮。
1月7日,國家電投黃河水電公司(以下簡稱“黃河公司”)披露,國家電投集團大壩中心安全管理監控信息系統日前正式上線運行(以下簡稱“系統”),目前運行平穩。該系統是中國首個集團級大壩安全管理信息化統一工作平臺,用戶層級縱貫集團公司、區域公司以及基層廠站,管理站點覆蓋集團所有大壩。
日前,由中方投資、目前在尼泊爾落地開工建設的最大水電站項目——拉蘇瓦·布特科西水電站主體工程開工,并預計將于2021年底投產。該水電站是四川省“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建成后,所發電力將主要供給尼泊爾中部地區。
因地制宜是四川電力市場規則設計者和具體執行者的第一要務。四川電力市場中,“最大程度地解決富余水電消納,實現資源的大范圍優化配置。”有規則制定的深度參與者表示,這是各方協調定規則時達成的共識,也是導向。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葛洲壩電站2019年發電量達到190.85億千瓦時,6年內5次刷新年發電量歷史紀錄;實現節水增發13.59億度,同比提高7.67%,機組運行關鍵指標保持行業領先。
據中國三峽集團1月5日消息,2019年,長江干流三峽、葛洲壩、溪洛渡、向家壩四座梯級巨型水電站安全穩定運行,防洪、航運、發電、補水等效益得到充分發揮。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三峽、葛洲壩、溪洛渡、向家壩四座梯級水電站年發電量達2104.63億千瓦時,連續三年突破2100億千瓦時。
據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最新統計:2019年四川電網調峰“棄水”電量降至201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為92億千瓦時;較上一年減少30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4.6%。這表明我國水電第一大省連續三年保持“棄水”電量下降趨勢。
截止到1月1日凌晨零時,黃河水電公司2019年發電量達到637億千瓦時。在黃河上游、大通河和嘉陵江上,黃河水電公司的17座水電站在2019年完美演繹了水電交響曲。
自三峽集團獲悉,受云南、四川兩省能源局委托,根據國家能源局有關規定及要求,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簡稱“水電總院”)組織有關單位和部門組成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工程蓄水驗收委員會,開展烏東德水電站工程蓄水驗收工作。12月31日上午,水電總院在昆明主持召開烏東德水電站工程蓄水驗收會議,會議認為烏東德水電站工程具備第一階段蓄水至水庫水位895米條件,同意2020年1月開展下閘蓄水工作。
12月25日,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透露,截至目前結算周期,四川水電外送電量(全口徑)累計達10093億千瓦時,突破“1萬億度”大關。其中,2019年四川水電外送電量(全口徑)為1280.35億千瓦時。
作為國家“西電東送”的主力軍,云南省裝機規模第一、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最大的發電企業,歷經十二載,公司實現了從集控167萬千瓦到如今2000萬千瓦的戰略目標,這是公司繼2019年12月12日實現年度發電量突破1000億千瓦時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意義的標志性事件。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25日下午宣布:最新結算數據表明,四川水電全口徑外送電量在11月底累計突破1萬億千瓦時大關,達到10093億千瓦時,相當于10個三峽水電站的年發電量。同時,四川電網跨省最大外送能力超過3000萬千瓦,全國第一。
中國水利水電站新聞,水電,水電站,水力發電,水電工程,在建水電站,水電建設